基于语料库的张璐两会记者会口译风格研究
【摘要】: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口译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口译研究。但是口译员的风格研究至今仍寥寥无几。张璐八年七上两会记者会,是中国公认的优秀口译员。研究张璐的口译风格对口译研究和促进口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语料库为研究工具,采集了张璐2010年至2017年(不含2013年)在两会记者会上的口译原文与译文建成平行语料库,音频材料建立为小型语音库,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与雷宁译员和费胜潮译员的译文对比,再与可比语料库即联合国会议记录进行比较,从语言、副语言、语音和翻译策略四大方面研究张璐独特的口译风格,并分析其风格的意义。在语言特征方面,根据形符、类符、标准化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名动词比和平均句长在原文和译文中的数据发现:与雷宁译员与费胜潮译员的译文对比,张璐的词汇使用更为丰富,词汇密度更高,增加的名词更多,动词使用更少,长句使用更多。与对比语料库即联合国会议记录对比,张璐译文的数据与英文对比语料相似度极高,因此,张璐译文的可接受度高。在副语言和语音特征方面,张璐的语速和声调都处于雷宁和费胜潮之间,十分平稳。译文的重音清楚表明了中国对于热点问题的态度,也为中国“大国外交”政策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助推力,成功塑造了一个热情友好但绝不软弱的中国国家形象。而在翻译策略方面,和其他两位译员相比,张璐使用的偏移策略最少,其译文的忠实程度最高。通过对原文进行的必要改动,如增补,修正和删减使其译文更为清晰易懂,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准确达意地传达。尽管每年的原文不同,两位总理的说话风格各异,但张璐的口译特征在各个方面都趋于一致,这说明张璐的口译风格非常稳定。一方面,张璐本身有着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语言功底,广博的知识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张璐不仅仅作为一个译员,同时是中国政府的代理人和中国形象的传递者。本研究有助于帮助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与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加清晰明确地阐释中国的声音,展示中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