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洛因戒除者用药期待的自动化加工特性

陈建勇  
【摘要】:近年来,大量药物依赖研究探讨了导致药物滥用或复吸的认知因素及其对用药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者认为,药物依赖者对用药后果的心理期待是导致其药物使用行为启动和维持的重要心理因素。然而,以往基于问卷测量的研究结果难以阐明依赖者虽然预期到用药带来的负性后果,却仍然持续用药的现象。最近,研究者将内隐社会认知领域有关内隐或自动加工过程的概念及其研究技术用于考察和解释药物依赖者的上述现象,其核心假设是认为,用药行为至少部分地受依赖者自动加工过程的支配,并在其意识控制之外对用药行为发生影响。许多研究基于上述假设与内隐测量技术探讨了药物依赖者对药物相关线索的内隐认知过程及其特性,特别是考察了药物依赖者对药物相关刺激的内隐态度,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因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诸多质疑。 基于以往对用药后果的心理期待结构的研究和用药期待与用药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问卷测量技术与内隐认知的非相对测量技术(标准EAST及其变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两项研究六个实验,分别在用药行为的效价(正性-负性)与唤醒度(唤醒-镇静)两个维度上,系统考察了海洛因戒除者用药期待的外显与内隐加工特性及其稳定性问题。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在外显层面上,海洛因戒除者对海洛因相关线索的效价表现出显著的负性评价,表明其对海洛因滥用的不良后果表现出显著的赞同态度。然而,在内隐层面上,该类人群对海洛因相关线索的效价既表现出正性评价,又表现出负性评价,表明其对用药行为的后果具有矛盾态度。 (2)在外显层面上,海洛因戒除者对海洛因相关线索的即时效应表现出显著的高唤醒期待,表明其对海洛因滥用的即时效应具有显著的高唤醒体验。然而,在内隐层面上,该类人群对海洛因相关线索既表现出高唤醒期待,又表现出高镇静期待,表明其对用药行为的即时效应具有唤醒与镇静双重期待。 (3)海洛因戒除者对海洛因相关线索的效价评价和唤醒度体验的外显加工与内隐加工特性具有可分离性。 (4)海洛因线索暴露引发的海洛因渴求可显著提升戒除者对海洛因相关线索正性效价的内隐评价及对海洛因相关线索唤醒度的外显体验,但不影响其对海洛因相关线索效价的外显评价及对海洛因相关线索唤醒度的内隐体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旭辉;王绪轶;刘军;郝伟;;丁丙诺啡舌下片合并东莨菪碱、异丙嗪药物依赖者脑灰质密度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2 李小军;;中医治疗肝郁气滞型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杰;;当前海洛因滥用的主要特点——附1800例病例分析[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戒毒学术研讨会教材、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赵厚裕;蔡大勇;汪再兴;饶浩江;姜东林;于星;黄志红;;与三年前比较1997年武汉地区海洛因滥用的流行学特征[A];第一届全国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8年
3 段永华;段波;;云南开远市海洛因滥用流行学调查[A];第一届全国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8年
4 张海风;邓克文;张永福;童汉英;龙海英;;陕西省汉中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分析[A];第十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中美药物滥用和HIV/HCV共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肖曙辉;欧阳志高;黎易堂;李梦林;陈文祥;;自愿戒毒者103例临床分析[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6 李利华;朱华;姚宏;赵永和;邢豫明;冯忠堂;杨润祥;;海洛因成瘾者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超微病理变化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彭劲松;;武汉市吸毒人群HCV感染状况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8 辛彦君;王艳芬;;海洛因依赖者多次吞食异物情况分析—附报告[A];第七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张玉竹;王振国;;北京地区高学历吸毒者的情况分析[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朱海燕;李鹏;张锋;沈模卫;;海洛因戒除者对负性生理线索的注意偏向特性[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凯;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海洛因依赖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异常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克菊;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社区康复训练疗效研究及海洛因渴求问卷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3年
3 梁曼;乙醇与苯丙胺类毒品多药滥用对大鼠体内毒物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勇;海洛因戒除者用药期待的自动化加工特性[D];宁波大学;2009年
2 蒋建明;药物依赖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D];昆明医学院;2010年
3 叶桂萍;雌性大鼠去卵巢对海洛因复吸和认知功能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1年
4 孙英英;戒毒后海洛因及其代谢物在头发中消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周俊;家庭综合干预对吸毒HIV/AIDS患者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及治疗结局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谢正轶;海洛因复吸成瘾大鼠脑NO、MDA、SOD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吕椽;海洛因戒除者的行为抑制功能及其动态特征[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卫红;腺苷脱氨酶的活性测定和临床应用评价[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9 李莹;职业高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莹;职业高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旭;禁毒战争狂飙突进[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学锋 邓克珠;禁毒工作从防御转向进攻[N];法制日报;2006年
3 季涛;公安部确定的85名大毒枭已抓获50名[N];人民公安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安玲;人性化措施挽救吸毒者[N];人民公安报;2008年
5 戴继峰 吴炜 本报记者 李俊;我市禁毒严打毫不手软[N];抚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陈铮;医疗戒除新型毒品须“对症下药”[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春霞;“用一生为一时的好奇埋单”[N];中国妇女报;2011年
8 记者 李震宇;我市禁毒斗争战况空前[N];赤峰日报;2007年
9 记者 赵玲;国家将扩大和调整药物滥用监测对象与调查内容[N];中国医药报;2010年
10 徐伟于呐洋;20省区市新型毒品缴获量已超海洛因[N];法制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