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白鹅肉品特性的分析及鹅肉肠的开发研究
【摘要】:本文比较研究了不同日龄浙东白鹅在宰后成熟过程中食用品质变化,并从组织学、肌原纤维蛋白和钙蛋白酶角度分析产生差异性的原因;并对不同日龄浙东白鹅肌肉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最后在之前的理论基础上开发了浙东白鹅鹅肉香肠产品。主要结果如下:
一、不同日龄浙东白鹅宰后成熟过程中食用品质的变化。在宰后150h内,不同日龄鹅肉pH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5日龄鹅肉的剪切力值显著低于120日龄鹅肉(p0.05),L*值、a*值显著高于70和120日龄鹅肉(p0.05),滴水损失极显著高于120日龄(p0.01)。随着成熟时间延长,剪切力值、L*(亮度)和a*(红度)都降低,滴水损失呈上升趋势。
二、组织学对不同日龄浙东白鹅肌肉嫩度的影响研究。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下降,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与溶解度上升,随日龄增加,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与溶解度呈下降趋势。70日龄与120日龄鹅肉的肌节长度极显著高于35日龄鹅肉(p0.01),70日龄与120日龄之间的肌节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70日龄鹅肉的肌节长度在在宰后成熟过程中呈上升趋势。
三、肌原纤维蛋白和钙蛋白酶对浙东白鹅肌肉嫩度的影响。35日龄鹅肉在宰后12h和80h都可以看到明显的30kDa片断。70日龄鹅肉在宰后80h才可以看到明显30kDa片断,而120日龄鹅肉在宰后12h和80h均未发现30kDa降解片段。不同日龄浙东白鹅的calpain酶活性在宰后36h内均极显著下降(p0.01)。
四、不同日龄浙东白鹅氨基酸及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分析。120日龄鹅肉总氨基酸含量与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35日龄与70日龄鹅肉(p0.05),其中35日龄鹅肉的总氨基酸含量与鲜味氨基酸总量又显著高于70日龄(p0.05)。35日龄鹅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极显著低于70日龄与120日龄鹅肉(p0.01),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极显著高于70日龄与120日龄鹅肉(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含量随日龄增大极显著下降(p0.01)。
五、鹅肉香肠的开发研究。确定出香肠最佳配比为瘦肉比4:3,土豆淀粉6%,乳清蛋白1%和复合磷酸盐0.5%。
|
|
|
|
1 |
涂冬成;薛龙;刘木华;赵进辉;沈杰;吁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鹅肉肉色客观评定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
2 |
朱红霞;王亚琴;陈维虎;陆传国;;提高浙东白鹅繁殖性能的技术研究[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3 |
陈维虎;孙红霞;卢立志;俞照正;王亚琴;;生长期浙东白鹅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变化[A];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4 |
陈维虎;卢立志;王亚琴;孙红霞;俞照正;;浙东白鹅育成期种质特性测定[A];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5 |
陈维虎;王亚琴;卢立志;孙红霞;赵爱珍;俞照正;鲍明道;姜徐敏;周世乐;;浙东白鹅8周龄体重、体尺和免疫器官的发育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
6 |
涂冬成;薛龙;刘木华;黎静;;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鹅肉嫩度初步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
7 |
武军;刘熙;胡铁军;邹啸环;邹尔新;;肉牛宰后成熟对肌肉组织及品质的影响[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
8 |
;前言[A];第四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11年 |
9 |
;国内部份养鹅企业名录[A];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中国水禽业进展[C];2005年 |
10 |
褚晓红;胡锦平;卢立志;徐宁迎;;七个鹅种PRL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