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存储器用Mg掺杂硫族化合物性能的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市场对存储器的要求与日俱增。闪存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存储器,但是进入45nm技术节点后,器件的大小将难以进一步缩小,其发展已经遭遇技术瓶颈的困扰。因此,世界各大半导体公司都在研发新型的存储器。相变存储器因具有读取速度快、可擦写次数高、功耗低、与COMS工艺兼容的优势,逐渐成为非常有潜力的新型存储器。本论文从相变所需的材料入手,对目前相变存储器材料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备了几种Mg掺杂的新型相变存储材料,并对其进行结构和性能的研究,通过优化期望找出最有潜力的薄膜组分作为存储介质。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制备了Mg-ZnSb薄膜,主要对薄膜的结构和电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研究表明掺杂Mg元素后,经过XPS测试显示,Mg元素已经和ZnSb形成了Mg-Zn、MgSb新键。薄膜的晶化温度由257 oC升高到278 oC。但是薄膜的晶态电阻、非晶态电阻以及电阻的开关比却在不断减小。(2)通过对Mg-Ge-Te薄膜体系的研究表明Mg元素已经掺杂到Ge2Te薄膜中,破坏了原来的Ge-Te键形成Mg-Ge和Mg-Te新键。由于Mg元素的掺杂,薄膜的晶化温度、晶态电阻、非晶态电阻相对于Ge2Te薄膜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并且电阻的开关比也增大了。此外,Mg元素还提升了相变速率,并且Mg元素含量越多相变速率也越快。其中Mg14.2(Ge2Te)85.8薄膜的晶化温度是236oC,开关比是1.6×108。(3)通过对Mg-Sb-Te薄膜体系的研究发现Mg对Sb2Te、Sb7Te3和Sb4Te几个组分的薄膜的性能都有一定的的改变。Mg元素引入后,Mg与Sb、Te都成键,这些新键的形成有助于薄膜的结晶温度和非晶态稳定性的提升。同时掺杂Mg元素后,薄膜的析晶过程受到抑制,Mg元素分布在晶粒周围抑制了晶粒的增长。根据激光诱导平台测试结果表明,Mg元素提升了相变速率,不论是晶化开始时间还是晶化结束时间都大大缩短了。此外,还发现随着Sb含量的增加晶化开始的时间和晶化结束的时间也在不断减少。Mg21.5(Sb2Te)78.5、Mg22.7(Sb7Te3)77.3、Mg19.8(Sb4Te)80.2薄膜的晶化温度是183?C、176?C、187?C,结晶化结束时间是55ns、55ns、20ns。通过对各个体系的组分进行分析发现,薄膜的最优组分是Mg元素含量大约在20%左右的时候。Mg元素不但能够使Sb-Te基薄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还能够使薄膜的晶化速率远远快于GST(250ns),这样解决了相变速率慢、稳定不好的问题。
|
|
|
|
1 |
朱敏;Mg基储氢合金及其在Ni-MH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01年02期 |
2 |
施民梅,申玉双,吴育飞,明常鑫,杨芙丽;表面活性剂在Mg(OH)_2分解过程中的分散作用[J];电子显微学报;2003年06期 |
3 |
薛大帅;刘林林;孙威;;铸态Mg_(96)Zn_3Y_1合金高温热处理显微结构的电子显微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11年06期 |
4 |
于春英;盛世善;清水康博;荒井弘通;;汽车用氧敏新材料—Mg掺杂的S_rT_iO_3的研究[J];化学传感器;1990年01期 |
5 |
;佳能MG,服饰制造业的办公保障[J];办公自动化;2011年19期 |
6 |
张景园,李琼如,杨箭,赵理曾;MgⅡ离子激发态碰撞诱导的荧光[J];量子电子学;1987年01期 |
7 |
;佳能MG服务为日产中国打造办公“高速路”[J];办公自动化;2012年05期 |
8 |
章天金;黄卫华;张柏顺;;Mg掺杂ZnO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9 |
朱彦君;张海明;宋朱晓;高波;胡国锋;李育洁;;Mg掺杂对ZnO纳米纤维发光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
10 |
欧海疆,蒋新元,赵崎华,王渭源;S.I.GaAs中高能Mg~+单注入和高能Mg~+、低能Si~+双注入的特性及应用[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7年05期 |
11 |
罗江财;刘宗光;;在Al_xGa_(1-x)As/GaAs太阳电池中的Mg掺杂和接触扩散特性[J];功能材料;1993年01期 |
12 |
张彩珍;刘肃;王永顺;刘春娟;;(Li,Mg)∶ZnO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特性表征[J];半导体技术;2010年07期 |
13 |
张文光,刘维民,薛群基;润滑条件下(Ca,Mg)-Sialon陶瓷摩擦磨损机制的EPMA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8年05期 |
14 |
胡万辉;惠增哲;龙伟;李晓娟;方频阳;吴浩;;Pb(Mg_(1/3)Nb_(2/3))O_3弛豫铁电晶体的生长形貌和生长机理[J];压电与声光;2014年03期 |
15 |
黎彬;赵华;杨天应;蒋书文;;溅射气压对Bi_(1.5)Mg_(1.0)Nb_(1.5)O_7薄膜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11期 |
16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