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小学合唱教学现状研究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而且对学校而言,合唱教育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普及广、意义大的特点,大力开展合唱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合唱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趋势带动下,海口市开始从课程安排、活动设计等多个方面促进合唱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笔者在实习与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海口市小学合唱教育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本文通过对海口市较为典型的六所小学中的合唱教学现状加以研究与分析,总结出目前小学合唱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尝试提出适宜小学阶段合唱教学的可靠方案,以此推广到更多小学合唱教学实例中,以期对提高海口市小学合唱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合唱教学的相关内容做比较与分析,在相关标准中查找出对合唱教学基本理念的体现,并加以解读。以及对合唱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纵向音乐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作用进行阐述。第二章围绕海口市小学合唱教学现状做出调查设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展示,使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两种研究方法。其中将问卷调查结果从音乐课开展情况、学生对待音乐课态度、学校合唱氛围等方面进行展示。访谈调查把教师访谈中反馈出的问题从教师基本情况、合唱团排练情况、音乐教材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海口市小学采用的人教版音乐教科书(2013年审定简谱版)中合唱内容编撰与特色进行分析。第三章着重探究了这些样本小学合唱教学的弊端、短板。第四章在前文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如何加强校方意识与培养师资水平等,并指出下一阶段教学侧重点应当放在对学生歌唱、节奏感、聆听三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立系统化的合唱机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