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认同、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大环境下,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特殊政策下,积极进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认真努力办好教育,关注海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群体,深入了解其实际生存的实然状况,以海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群体为样本进行研究,了解掌握其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感、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关措施,提高学校管理效率,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积极创建民主、平和、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妥善为海南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成长提出解决策略,促进海南基础教育事业改革。本研究选取海南省琼北地区县城中小学教师群体为样本对象,分层次、按比例施测,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为92.3%,剔除无效问卷,剩余228份,施测问卷有效率为95%。采用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幸福感三个权威量表进行研究,并重新进行信效度检测,信效度符合要求。通过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海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群体工作生活状态,对其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感、职业幸福感进行关系研究。研究结论:一、海南琼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教师职业认同的得分均值为4.05分,总体上职业认同的程度较高。职业倦怠的得分均值为2.96分,总体职业倦怠情况较低;职业幸福感总分得分均值为74.36分,总体职业幸福感水平较高。二、海南琼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倦怠、职业幸福感分别在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教龄、所任教学段、学历、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担任学校行政职务、月收入等各方面差异因素的情况,对其差异情况进行解析。教师职业认同感在十个方面中的婚姻状况、教龄方面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师职业倦怠职业在年龄、婚姻状况、教龄、月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所任教学段、是否担任班主任等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三、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教师的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具有负面消极影响,表现出阻碍作用,如果职业认同分值偏高,职业倦怠水平与之相对应就差;教师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即表明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有正面促进作用,如果教师的职业认同偏高,相对其的职业幸福感也会偏高;此外,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教师职业倦怠对职业幸福感具有消极影响,表现出负面阻碍作用,教师职业倦怠越低,相应的职业幸福感越高。四、教师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影响,职业倦怠对职业幸福感也有显著的影响,教师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也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分析对三者关系进行逻辑推论,职业倦怠在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加入中介变量职业倦怠后,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的仍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系数为0.191。因此,该中介为部分中介作用,即职业倦怠在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结论,以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认真分析调查问卷结构及其反映相关内容,分别从提高教师职业认同,降低教师职业倦怠,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三个角度提出若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