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同伴求职努力、自身感知求职进展对大学生求职努力的影响

黄雅坤  
【摘要】:由于国内疫情反复、经济下行等因素作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就业稳中承压。我国2021届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909万,2022届该数目增至1076万,刷新了历史记录。年轻人就业市场正面临新兴挑战,日趋激烈的竞争造成了就业的“内卷”。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大学生求职视角开展研究,对提高大学生求职的有效性极具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应届大学生求职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相关理论和研究梳理分析,选用同伴求职努力、自身感知求职进展为自变量,心理权利、长期就业自我效能为调节变量,大学生求职努力水平为因变量,旨在探究大学生求职努力前因变量的影响效应及其边界条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地区207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者间隔42天收集两次数据。兼顾求职阶段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同伴求职努力、自身感知求职进展对大学生求职努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心理权利在同伴求职努力与大学生求职努力之间是否发挥调节作用、长期就业自我效能在自身感知求职进展与大学生求职努力之间是否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性别方面,同伴求职努力水平、自身感知求职进展水平、长期就业自我效能水平以及大学生求职努力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权利水平、长期就业自我效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年收入方面,大学生的自身感知求职进展水平、长期就业自我效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的自身求职努力水平会受到同伴求职努力水平的显著正向影响。相较求职中期、后期,求职早期同伴求职努力对大学生自身求职努力的正向影响更强。(3)大学生的自身求职努力水平并未受到其感知求职进展水平的显著影响。相较于求职早期、中期,研究并未发现感知求职进展对大学生自身求职努力的影响在求职后期更强。(4)心理权利能在同伴求职努力与大学生自身求职努力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当心理权利水平较高时,大学生自身求职努力受同伴求职努力的正向影响减弱;反之,大学生自身求职努力受同伴求职努力的正向影响相应增强。(5)长期就业自我效能可调节自身感知求职进展与大学生求职努力之间的关系,当长期就业自我效能水平较高时,自身感知求职进展对大学生求职努力的影响不再显著;反之,大学生求职努力受其感知求职进展的显著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研究从求职者、高校、家庭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运用求职规律助力大学生求职者提升求职效能,顺利渡过求职过程并实现就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栾琨;胡波;吴辉;;心理权利对新时代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年04期
2 杨婷;陈丰;;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类型分析及其对策[J];商;2015年37期
3 张宗辉;;2020大学生求职方略(上)[J];中国就业;2020年07期
4 杨文蕴;;求职准备早起步,精准就业把握足[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年11期
5 高黎;;职业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求职心理影响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年10期
6 张宗辉;;2020大学生求职方略(下)[J];中国就业;2020年08期
7 张伽伽;;当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01期
8 张敏;陈静雯;李晓雯;;大学生求职行为过程中“踢猫效应”研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36期
9 杨弘博;胡平;时琛程;;影响大学生求职满意度的因素间关系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年04期
10 汪玲;张洪家;;自我调节干预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11 关顺贤;;大学生求职前职业定位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12 贾胜本;;大学生求职要注意的八件事[J];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16期
13 陈芷堃;李恺娴;杨雪莹;关雅玟;;大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7年18期
14 程成;;大学生求职应注意四类“危险”信号[J];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25期
15 沈来红;;大学生求职需要考虑的几层关系[J];亚太教育;2016年05期
16 季素萍;李则平;周雅婷;;雇主品牌对大学生求职倾向的影响研究——以泰州市大学生为例[J];价值工程;2016年17期
17 杨飞飞;张熙凤;;大学生求职诚信机制构建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18 孟丽群;;大学生求职招聘系统开发的意义与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年04期
19 何琛姣;;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J];高教探索;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白正府;;大学生求职美容的筛选理论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胡琪;康庭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苏健;;非师范类专业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史保金;张永生;彭志华;;大学生初次求职的二元性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钟云华;;强弱关系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实证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礼;姚琦;熊郁;徐子璐;孟祥光;;主动型人格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影响探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卢谢峰;;工具-符号属性对组织吸引力影响的比较研究——以军队组织为例[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大学生就业分析报告[A];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雪芬;社会化求职平台视角下大学生信息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刘莫鲜;在虚假招聘的背后[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雅坤;同伴求职努力、自身感知求职进展对大学生求职努力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22年
2 唐如峰;大学生求职类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探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霍霖;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求职心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佳妮;大学生求职场域—惯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张秀芹;大学生求职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胡俊英;女大学生求职心理异常分析及对策[D];武汉大学;2005年
7 钟云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王楠;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桑大伟;企业社会业绩对大学生求职者的吸引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曾垂凯;长沙地区大学生求职信息需求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1 金三川;A公司“大学生求职公寓”的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2 姚金海;大学生求职语言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3 王紫薇;大学生求职过程的积极情绪和动机联动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4 向梅;大学生求职用语的性别差异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5 史娜;广东高职院校求职培训活动的绩效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16 刘润刚;大学生求职说谎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7 王明霞;大学生社会资本对求职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8 张彦;贵州地区大学生求职焦虑的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19 姜卓杉;地域限制对大学生求职网络利用行为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20 吴剑南;反馈质量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红波 记者 陈强;大学生求职有新招儿[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记者 郑良 吴剑锋;大学生求职要“擦亮眼睛”:有不法公司藏身写字楼[N];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
3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大学生求职新动向:节奏更快,高峰提前[N];中国青年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储舒婷;大学生求职后期有哪些注意事项[N];文汇报;2020年
5 通讯员 杜江茜 本报记者 谢洋;生活规划职业规划混淆 让大学生求职屡碰壁[N];中国青年报;2014年
6 实习生 孙庆玲 本报记者 李新玲;女大学生求职苦恼多[N];中国青年报;2014年
7 徐娟 本报记者 李菁莹;女大学生求职难 谁是救星[N];中国青年报;2009年
8 通讯员 陆文强 本报记者 陈强;小心!骗子盯上大学生求职狂[N];中国青年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松涛;大学生求职难,企业觅才也不易[N];中国青年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狄多华 实习生 朱海燕 马俊刚;有些大学生求职心茫然[N];中国青年报;2007年
11 本报记者 狄多华 实习生 朱海燕;非诚信招聘困扰大学生求职[N];中国青年报;2007年
12 本报记者 甘冰 通讯员 蒙夺;大学生求职“骑驴找马”惹争议[N];中国青年报;2007年
13 本报记者 董碧水;大学生求职难在就业能力差[N];中国青年报;2007年
14 实习生 连娜 本报记者 蒋昕捷;“非名校”大学生求职遭歧视[N];中国青年报;2007年
15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武娜;南京多名大学生求职遭遇“培训贷”[N];中国青年报;2018年
16 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通讯员 马珍珍;大学生求职:从“找信息”到“等信息”[N];江苏经济报;2018年
17 本报记者 温斯琪;大学生求职新风向:让兴趣做主[N];长春日报;2016年
18 黄红芳;大学生求职有了可靠平台[N];新华日报;2017年
19 记者 黄继妍;我省发放2800余万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N];江西日报;2017年
20 本报记者 周琼 通讯员 任社 陈芳铭;招聘求职“两难”如何变“双赢”[N];宁波日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