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国省域数据的经验分析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增长动力的转换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的制约,提升技术效率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的助推器和增长点,物流业无疑也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效率变化。然而,相关研究基本上都集中于探讨物流业对其他行业的技术效率影响,鲜有研究探讨物流业发展水平对区域技术效率的总体影响。为此,本文拟对此进行尝试性探讨。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中技术效率的总体影响,主要包括下述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物流业与技术效率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二是探讨了物流业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机理。三是以2006-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各个省份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四是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省域物流发展水平对省域技术效率的影响。五是提出一些提升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物流业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经济成本、提升对外贸易来影响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或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技术效率。(2)中国省份经济发展中存在普遍的技术无效率现象,并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中西部最低,东部最高,但是总体来说处于上升趋势。(3)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技术效率变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前正处于上升阶段。(4)物流业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2013年之前大于2013年之后。(5)城镇化、对外开放、创新、信息化对技术效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对技术效率有着抑制作用但不明显。因此,从物流业发展视角出发,至少可从下述几个方面来提升区域技术效率。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扩大优质物流服务供给;积极参与对外贸易,推动物流国际化;缩小物流业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