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ERS及其结合免疫技术检测双酚A和丙肝抗体的方法建立与评价

张磊  
【摘要】:由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的高灵敏检测水平和“指纹”图谱的特点,使得SERS技术在环境检测和医学早期诊断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基于金、银纳米粒子作为SERS活性基底,并结合现代免疫分析技术,建立了对环境有机小分子污染物双酚A (BPA)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快速分析方法。论文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基于纳米银颗粒作为SERS活性增强基底,建立了对BPA的SERS免标记检测方法。(1)以纳米银(AgNPs)溶胶聚集体作为SERS基底,以NaCl作为絮凝剂,建立了基于AgNPs聚集体的SERS免标记技术检测BPA的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了银溶胶pH值为3,添加0.4 mol/LNaCl溶液作为絮凝剂,当BPA溶液与银溶胶体积比为1:1时,AgNPs聚集体对BPA的SERS检测限为0.5 μg/mL。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对BPA的快速定性检测。(2)构建了 AgNPs负载的微孔滤膜作为固相SERS增强基底,该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和检测灵敏度。以巯基乙胺盐酸盐(Cys)作为链接剂,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BPA富集浓缩至AgNPs负载的滤膜SERS基底表面,建立了 Cys辅助SERS技术检测BPA的高灵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0 mM的Cys在pH为3的条件下预先与BPA静电结合,再通过-SH吸附至AgNPs表面,从而达到了 SERS免标记技术检测BPA的目的。对BPA的最低检测限达到0.005 ng/mL,加标检测在1-1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回收率为90.2 %-121.1%。该法将AgNPs颗粒固定在滤膜表面得到固相SERS基底,成本低廉,制备简便,方便携带,能用于水中超痕量BPA的高通量分析检测。第二部分主要基于SERS标记(联合)免疫分析技术建立检测BPA的新方法。(1)基于SERS标记免疫分析方法(SERSIA)的“三明治”结构理论模型,以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Au/AgNPs)作为SERS增强基底,建立了检测BPA的高灵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法检测BPA的线性范围为10μg/mL-1ng/mL,最低检测限为1 ng/mL,对BPA的结构类似物不存在交叉反应,对实际水样的添加回收率为78%-123%。(2)基于SRES联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法(SERS-GICA)建立了检测BPA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以20 nm左右的胶体金作为示踪物和SERS增强基底,组装SERS-GICA试纸条,经过15 min的免疫层析反应,检测试纸条NC膜T线区域拉曼探针分子的SERS信号,从而达到对BPA的快速定量检测。该方法对BPA的最低检出限为0.1 ng/mL,比基于该试纸条的目测法灵敏度高300倍,该方法特别适合于环境小分子污染物的现场、快速、高灵敏分析检测。第三部分基于SERS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建立了检测HCV-Ab的超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以双抗原夹心免疫法为构建原理,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TMB的催化产物为检测对象,以AgNPs为SERS增强基底,研究酶促产物的SERS信号与HCV-Ab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SERS-ELISA法对HCV-Ab试剂盒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625 ~10pg/mL,检测灵敏度高达0.625 pg/mL,高于传统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2.5 pg/mL。该方法与其他SERS标记免疫检测技术相比,灵敏度更高,通过直接检测反应产物的SERS信号,而不引入其他的拉曼探针分子,操作更为简便,对环境友好。并且,由于HRP酶催化TMB显色反应被广泛应用于ELISA免疫分析检测中,因此SERS-ELISA技术具有普适性。SERS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目前在超痕量分析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本论文结合了 SERS技术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现代免疫分析方法的高特异性和普适性,研究了检测小分子物质BPA和大分子蛋白HCV-Ab的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和医学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朱青霞;曹永兵;曹颖瑛;陆峰;;TLC-SERS法快速检测降压类中药中非法添加的四种化学成分[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4期
2 刘仁明;刘瑞明;武延春;柳振全;张德清;自兴发;司民真;;基于新型NIR-SERS基底的肝癌血清NIR-SERS光谱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3 苏倩倩;许蓓蓓;程远;高倩;钱卫平;;利用纳米技术制备SERS活性基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4 胡娟;张春阳;;应用于基因分析的最新SERS技术[J];化学进展;2010年08期
5 邵锋;陈坤;罗志辉;王艳君;陆冬莲;韩鹤友;;SERS技术在疾病诊断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12期
6 胡成龙;刘继延;彭湘红;刘学清;蔡少君;;银纳米粒子构筑树枝状微纳结构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喻凌涛,胡继明,沈竞凯,何治柯,王小华;用SERS研究一种新的钌(Ⅱ)联吡啶配合物及其与DNA的作用机理[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年05期
8 黄祖芳;冯尚源;林居强;陈冠楠;李永增;陈希文;王静;陈荣;;SERS光谱技术在人体体液研究中的应用[J];激光生物学报;2012年06期
9 秦剑红;;TLC-SERS联用法检测降糖中成药中添加的格列类药品[J];药学实践杂志;2014年03期
10 葛明;崔颜;顾仁敖;;SERS标记免疫检测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1期
11 陈帅;姚建林;韩三阳;顾仁敖;;三组分抗原的磁分离及分离效率的SERS研究[J];化学学报;2010年21期
12 吴捷;周光明;虞丹尼;刘兰;;利用SERS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对维生素M在银胶颗粒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3 林居强;阮秋咏;陈冠楠;冯尚源;李步洪;陈荣;;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癌症检测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08期
14 Xue-hong Ma;Si-han Wang;Xiu-yan Yang;Xin-jing Yang;Wen-yue Zhang;Zhuo Guo;Yu Wang;Lan Sun;Xu-hui Zhang;Chun-tao Zhang;Ya Tu;;ELECTROACUPUNCTURE IMPROVES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DECREASES SIDE EFFECTS OF PAROXETINE FOR 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PATIENTS[J];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4年03期
15 仇立群,顾仁敖;SERS在标记免疫检测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5期
16 苏永波;司民真;张德清;刘仁明;林逢春;;三种致病性细菌的SERS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7期
17 邓卫芹;曹晓卫;刘文华;钱庆庆;李欣然;赵洪侠;张玲;;硫唑嘌呤在银电极表面吸附的SERS光谱表征[J];光散射学报;2009年04期
18 卢军军;郭红燕;王维钰;潘建高;胡家文;;空间稳定的SERS标记金纳米棒探针用于免疫检测[J];化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秦维;刘可;袁亚仙;姚建林;顾仁敖;;一种新型可循环SERS基底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莫育俊;雷洁;李秀英;张鹏翔;;吸附于铜表面上分子的SERS及表面粗糙度对SERS的影响[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3 艾小红;高小平;李秀英;莫育俊;;苹果酸吸附在铜和银表面上SERS的比较[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4 高敏侠;林秀梅;任斌;;均匀的强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及表征[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高美;方炎;;对树枝状银纳米结构作为SERS增强基底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春旭;陈雷;纪南;阮伟东;赵冰;赵纯;;银的无电沉积及其SERS活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鹏翔;付石友;庞玉璋;;表面增强喇曼散射的最近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1年
8 ;SERS on thin film composed of gold nanoparticles[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杨喆;王旭;韩晓霞;赵冰;;基于考马斯亮蓝SERS的蛋白质含量测定[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仁明;蔡晨波;张德清;司民真;;Studies o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of biocompatible NIR-SERS substrate[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SERS及其结合免疫技术检测双酚A和丙肝抗体的方法建立与评价[D];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
2 杨立滨;几种基于半导体涉及电荷转移的SERS及其增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然;SERS活性底物的制备及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张鹏;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捕集与SERS成像检测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新技术的开发[D];复旦大学;2014年
5 张平平;基于纳米结构的化学物质检测材料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王建萍;SERS基底的理性设计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于治;基于仿生基底的金属离子、H_2O_2以及葡萄糖的SERS检测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8 王月;分子间氢键与对映体识别的SERS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付翠翠;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生物传感方法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袁玉峰;新型银纳米材料与生物辅酶的精密光谱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轩宇;基于SERS技术检测三种管制药物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王延凯;新型SERS基底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媛媛;纸上SERS免疫分析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陈晋;基于毛细管的SERS活性基底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杨森;核壳结构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系的制备及其在SERS光谱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黄铃铃;唾液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鼻咽癌无损诊断的应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永明;太赫兹波段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8 杜鸿杰;用于检测环境中痕量危险化学品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制备[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王璨琛;柔性拉曼基底制备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刘辰;单层聚苯乙烯微球阵列SERS基底的制备及其用于蛋白质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佘峥 李静;SERS技术或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N];中国食品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