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例证功能的对等
【摘要】:
双语词典的根本任务就是寻找对等词,这在本体观上与翻译是同质的。双语词典中翻译的质量决定了双语词典本身的质量。
双语词典的翻译主要包括两个层面:词目翻译与例证翻译。遗憾的是,相关学术界对例证翻译一直缺乏科学与系统的研究。而且,一些传统经验式观点,如“例证翻译类似于文学翻译”,不但缺乏理论理据,而且具有误导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就获得了相应的价值与必要性。
本研究首先对例证翻译与普通翻译作了理论上的界定与区分,认为:与普通文本相比,例证(文本)至少具有三个异质特点,即系统性、语境残缺性与文本专科性。因此,例证翻译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获求例证功能的对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例证翻译的三个本体原则,即:
1.维持词目词的意义潜势;
2.保持原例句法结构;
3.符合词典语篇的整体风格。
为达此目的,本研究选定意义-篇章理论作为相应理论框架,同时认为:该理论具有充足的解释性,可以从理论上根本解决例证翻译问题。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文旨在构建一个例证翻译的模式。这里,我们选定了Polguère,A.的词汇化模式作为母本。该模式理论上根基于意义-篇章理论,旨在研究语言产出中词汇单位是如何选择与引入的。它的特点是:整合语言产出中各种词汇选择于一个模式中。这在本质与机理上与翻译是相通的。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双语词典中例证的翻译模式,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直译词目词;
2.以词目词为中心,进行搭配组合;
3.以语义翻译法翻译整个例证。
最后,本研究根据所构建模式做了实际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启示、研究
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