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在外语教学中使用影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刘小凤  
【摘要】: 本文试图讨论如何利用英语影视片进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文章首先讨论了影视课、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英语作为世界共通语的今天,学习英语不再单纯是为了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文化,而是要适应最新的国际交流需要。因而发展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新的目标。根据克拉申输入假设、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语境理论和语言交际教学论等理论,电影语言情景教学选用优秀英文原版电影作为教学内容,以电教媒体为手段,融视、听、说于一体,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英语思维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感受真实的交际语言,提高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增强跨文化学习的意识。 基于上述理论,作者在文中讨论了本人进行的小规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影视片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英语影视课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学生认为影视课对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培养交际能力很有效。依据数据分析和问卷结果,作者对如何使用影视片提供了教学方法和活动类型,并阐述了影响英语影视教学的一些因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敏;康璐;;电影在文化教学中的作用——电影作为教学手段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姜丽;;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7期
3 王爱萍;刘丞;;论英文原版影视作品欣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09年37期
4 魏琼;;中西电影对比及其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运用——利用冰山理论对比电影《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5 廖英;;使用影视片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电影评介;2006年17期
6 许静;;英文原版电影与西方文化教学[J];电影文学;2009年18期
7 张承承;陈俊彦;;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材料选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5期
8 刘向利;李英;;从电影《刮痧》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电影文学;2010年01期
9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J];中国外语;2006年06期
10 肖仕琼;;从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看电影《刮痧》的中美文化差异[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1 车庆华;;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育[J];价值工程;2010年33期
12 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04期
13 乔迎春;加强文化对比研究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14 朱捷;浅议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5年S4期
15 张海燕;运用比较法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10期
16 王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语言文化学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7 周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8 王金华;;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学[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9期
19 谭维;;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看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0 黄蕾;;综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会军;;数字技术、观念、制作的思考[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2 潘予;;一点体会——在电影《安居》中扮演角色的心得[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3 斯坦芬尼·德波尔;;跨区域空间的探寻与整合:三池崇史电影中的性别、类型观念与亚洲[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4 郑卫莉;;走进水水[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5 杨静;;谈“电影立法”的问题[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6 陆地;郭淼;;韩国电影振兴对中国的启示[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7 沈鲁;胡辛;;浅议“新民俗电影”的审美旨趣[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芭芭拉·凯分海姆;艾前红;;影视人类学的方法[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9 郭连文;;艺海无崖、艺海无边[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10 林洪桐;;电影的现代性与银幕表演[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云鹏;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余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康尔;电影表述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4 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盘剑;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D];浙江大学;2004年
6 郑宜庸;审美之难——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7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宋莉;跨文化交际法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李一峰;传媒即体验[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孙琬君;女性凝视的震撼[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凤;在外语教学中使用影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2 康静毅;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建;论如何在口译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余菁;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上提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蕾;论英语语言教学中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牟常青;英语教学中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欣;本科旅游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静;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学习现状的调查[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柳谦;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赵状;集美大学海上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一岚;中国:世界电影下一个浪潮?[N];中国电影报;2005年
2 记者 李妍;儿童贺岁公益电影打出明星牌 各界名人借《浅蓝深蓝》献爱心[N];中国电影报;2005年
3 陈飞虹;半为社会 半为自己[N];吉林日报;2005年
4 记者 刘晓娟;在巨人肩上翩翩而来[N];吉林日报;2005年
5 边芹;13人俱乐部与单纯的什蒂人[N];文汇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郑立华;去网吧看电影[N];中国商报;2005年
7 通讯员 陈茅 汪洋;汉滨区百场电影下基层[N];安康日报;2006年
8 记者 朱玉卿;河北迁安一年2500场科教电影进农村[N];中国电影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翁灵娜;岳塘区送电影下乡[N];湘潭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黄华;电影《知子罗》昨日在怒江开机[N];云南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