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特种机床的胎侧花纹数控加工的算法研究与开发

刘继宽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的协同发展,以及机械产品生产现代化、高效化的需求,大批通用或者专用的CAD/CAM软件应运而生,并逐步主导生产市场。当前,CAD/CAM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国内生产市场长期处于国外成熟的CAD/CAM软件垄断的境况,国内经过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三维CAD/CAM软件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手中,对于新兴国产化CAD/CAM系统,要想在鳞次栉比的国外传统强势系统的夹缝中成长,首先需要研发核心技术,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然后,逐步从专用化软件成长为通用化软件。 本文针对青岛某轮胎模具生产企业的CAM需求,以新兴国产CAD/CAM软件SINOVATION(简称SV)为平台,并结合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高端CAD/CAM系统核心技术的引进、研究与应用”,首先重点研究了基于特种机床的胎侧花纹加工的算法,包括平面刀位轨迹规划算法、曲面投影算法和后置处理算法;然后将一系列的算法开发、测试,并集成到SV的CAM部分中;最终系统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应用,从而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其中算法的研究中,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算法。例如,针对导入花纹的结构丢失,研究了线的排序算法;针对花纹的面域加工,研究了内外轮廓判定算法和加工岛的划分策略;针对构成花纹轮廓的不同线型,制定了不同的折线化规则;为了减小平面刀位轨迹向曲面投影过程中的变形,研究了两种不同的投影方式,并制定了投影后减小加工误差的策略等。 算法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严格按照数控加工工艺。在此过程中,结合企业数控加工需求的特殊性和开发效率,联合山东某软件公司做了前期的排字模块和后续系统的开发、测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宁宁;;基于CAXA制造工程师可乐瓶底的数控加工[J];职业;2011年20期
2 孙新国;姜萌;张欣;;数控加工中数据处理方法探讨[J];机床与液压;2011年10期
3 王进庄;;基于MasterCAM的异形法兰盘设计及数控加工[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年15期
4 刘一聪;;薄壁零件的数控加工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5 左大利;;数控加工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6 黄文拓;;带凹圆弧的轴类零件数控加工流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7 李建刚;;数控加工综合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0期
8 赵敬云;王鹏飞;;基于Matlab的数控加工曲线拟合算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9 滕冠;;高职学生数控加工能力培养模式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10 高韶坤;魏丹;;广州数控系统车床常用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01期
11 赵敏颖;;浅谈模具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J];模具制造;2011年08期
12 李超;;中职学校数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相关问题探讨[J];才智;2011年16期
13 朱志勇;骆号;陈建松;;数控车床车削梯形螺纹加工方法探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3期
14 李利萍;;低压旋转接头的分析与制造[J];湖南农机;2011年05期
15 舒志辉;揭晓;;普通螺纹数控车加工技巧[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5期
16 蔡霞;;刀具半径补偿中的少切现象与对策[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7期
17 钱杨林;钱春华;;玩具水枪外壳后模的数控加工[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18 郭红星;郑华洲;;仿真教学对数控加工的利与弊[J];科技资讯;2011年20期
19 赵永彪;苗雅丽;;灵活运用工件坐标系实现零件的高效精确加工[J];机械工程师;2011年09期
20 高杰;;刀具半径补偿的正确应用[J];电大理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小凯;宋宗强;胡林华;;样板制造零件建立三维数模方法[A];2010年“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雍世荣;;高温合金阀体数控加工研究[A];2010年“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宋为民;张冲;;曲面模板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A];制造业数字化技术——2006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张锋军;张茂;;数控加工进刀方式的探讨[A];安全高效矿井机电装备及信息化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5 ;提高框架数控加工合格率陕 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16车间数控加工QC小组[A];2007年度电子信息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专集[C];2007年
6 柯贤黄;钟冬平;;三座标数控加工零件表面质量分析[A];2010年“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0年
7 王小红;;航空企业提高数控加工效率途径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田普建;曾珊琪;丁毅;;Pro/E环境下注塑模设计及数控加工[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田普建;曾珊琪;丁毅;;Pro/E环境下注塑模设计及数控加工[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国栋;陈锦昌;;应用Auto CAD实现数控加工曲线拟合的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胜培;复杂曲面数控加工的若干基础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彭健钧;基于特征的复杂工件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2年
3 马晓君;门五金件安装孔槽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李小清;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与误差修正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尹震飚;面向复杂型腔工件高效数控加工的刀具优选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伍铁军;数控加工仿真关键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7 樊文刚;复杂曲面宽行数控加工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盛亮;基于实体的数控加工仿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陈修龙;面向并联机床数控编程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10 刘凯;弧齿锥齿轮数控铣齿机运动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宽;基于特种机床的胎侧花纹数控加工的算法研究与开发[D];南昌大学;2011年
2 斯琴;基于Pro/E系统的个性化人体骨骼的三维建模及其数控加工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何磊;系统框架零件的CAD/CAM集成制造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迎春;数控加工中截面线法刀具轨迹的生成与仿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5 李义德;弧面凸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编程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小彬;数控铣削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04年
7 刘志涛;面向模具型腔的高效数控加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黄燕梅;B样条轮廓曲线的逼近方法及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9 陈浩;电火花线切割CAD/CAM/CNC一体化软件系统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栾学钢;放射治疗数字化铅模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绍新 胡阳;沈飞推进实施数控加工资源配送[N];中国航空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龚辉平;中船绿洲实现克令吊塔身整体数控加工[N];中国船舶报;2011年
3 仝先刚;“助推工程”圆了老员工的“数控梦”[N];中国航天报;2011年
4 荣为人;数控加工的行家里手 鲁宏勋[N];中国航空报;2002年
5 王莉;数控加工的行家里手[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5年
6 赵乃彦;突破军工制造数控加工效率瓶颈[N];中国航空报;2006年
7 记者 黄琦;航天数控加工“盛餐”开宴[N];中国航天报;2007年
8 朱亚平;一航沈飞ARJ21数控零件开工生产[N];中国航空报;2006年
9 周志;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N];莱芜日报;2008年
10 吴宏伟;西飞转包生产取得关键进展[N];中国航空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