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齿棒杆菌ArgR的凝胶阻滞实验及单增李斯特菌actA、inlB、p60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L-精氨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多种重要机体组织代谢物的中间体,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AS1.542是我国研究者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革兰氏阳性菌,其突变株在国内氨基酸发酵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ArgR是钝齿棒杆菌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调控蛋白。本实验构建了ArgR的重组表达菌株BL21(DE3)/pET22b-argR。在33℃,以IPTG诱导8h实现了ArgR高效可溶性表达。用纯化后的ArgR制备小鼠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1:160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ArgR重组蛋白在体外可自发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聚体。
在钝齿棒杆菌精氨酸代谢途径中,可能受到ArgR调节的基因有六个:argC、 argJ、argB、argG、argF以及carAB。为验证ArgR对以上基因上游DNA序列的结合作用,分别将其与ArgR进行凝胶阻滞实验,结果表明,ArgR对位于argB、 argF以及carAB上游的DNA序列均有结合反应,其中ArgR对carAB上游的DNA序列结合能力最为显著。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李斯特菌属中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也是我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控网络体系中重点监控的致病菌之一。本实验通过PCR扩增获得LM actA、inlB、p60全长,并将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2b(+) pET22b(+)-inlB以及pET22b(+)-p60,为大量表达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膜蛋白抗原奠定了实验基础。
|
|
|
|
1 |
孙兴会,李平,张宇清,谭理,王霞,侯敏,陈怡韵,朱运松;Lys_(10)-PAI-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和凝胶阻滞实验[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3年04期 |
2 |
张金忠,管永军,张燕珠;叶绿体基因含有起源于核基因组的真核调控序列[J];中国科学B辑;1994年04期 |
3 |
杨红梅;王磊;;玉米转录因子zmCBF1的凝胶阻滞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05年06期 |
4 |
李君辉;罗哲;谢新民;李安平;杜鸿;生秀梅;黄新祥;;伤寒沙门菌调节因子UhpA的功能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
5 |
裴建军;周庆;曲威;邵蔚蓝;;嗜热厌氧乙醇杆菌调控因子P_(adhE)-1的分离、重组表达及其与adhE基因启动子的结合[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10期 |
6 |
张辉;王兴龙;;单增李斯特氏菌ActA的原核表达与纯化[J];现代畜牧兽医;2008年03期 |
7 |
孟庆玲;乔军;才学鹏;景志忠;贾桂珍;;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野毒株InlB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和纯化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7年06期 |
8 |
张辉;王兴龙;李晓艳;张爱玲;张付贤;崔丽瑾;卜昭阳;;单增李斯特菌ActA的表达与免疫原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5期 |
9 |
殷月兰;焦新安;许海燕;焦红梅;潘志明;黄金林;;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减毒候选菌株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6期 |
10 |
殷月兰;朱国强;耿士忠;胡茂志;焦新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actA/plcB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J];微生物学报;2008年03期 |
11 |
谢琳;刘韧;朱旭东;贺翔鸽;陈彩宇;;人重组TGF-β RⅡ亲和核酸筛选方法的建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3期 |
12 |
王海;王华茂;李锦军;石必枝;李宗海;;一种靶向性阳离子多肽载体的表达纯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11期 |
13 |
吴彦瑞;王晓文;靳雁斌;丁学峰;刘淑红;吴燕;范文红;范明;;CPNE5对NF-κB转录调控活性的影响[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年03期 |
14 |
刘俊;全智勇;刘建华;;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DNA错配修复蛋白MutS高亲和性抗体[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
15 |
王芳;蒋建伟;陈涛;曹明溶;;聚乙烯亚胺介导生存素反义核酸体外投递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条件优化[J];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6 |
朴允尚,Hellevi Peltoketo,Eloisa JantusLewintre,Reijo Vihko;环腺苷一磷酸对人Ⅰ型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在绒癌细胞系中表达的调节作用[J];实验生物学报;1997年01期 |
17 |
范三红;单丽伟;王保莉;管楚枤;郭蔼光;;单活性结构域T7核酸酶Ⅰ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4期 |
18 |
王谦;曹东华;林长坤;王正东;崔婉婷;金春莲;;EN1调节UTROPHIN表达机制[J];遗传;2011年04期 |
19 |
成军;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对转录因子Nur77的调节[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2期 |
20 |
刘晓波;余学清;李晓艳;董秀清;;CD44抗体靶向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导入系统的构建及其特异性转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观察[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