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激光等离子体中有质动力驱动磁重联与引力等离子体中磁调制不稳定性的研究

杨小松  
【摘要】: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多束高功率激光驱动的惯性约束核聚变是研究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可行方案之一。在多束激光辐照靶面的实验中重复观察到磁重联的快速发生,但现有模型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对激光等离子体中的快速磁重联研究,不仅可为推动激光聚变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而且能推广应用到其他等离子体环境中的磁重联及其相关现象,如磁约束装置。另一方面,利用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方法,在牛顿引力近似下的引力等离子体研究已经得到了很多重要的结果,如土星环、星系旋臂结构、大尺度Pancake结构的形成和Titius-Bode定则等;在更为精确地后牛顿近似下,考虑粒子流引起的磁性引力场的作用,将得到引力系统更为全面的规律,为引力场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本论文首先基于激光等离子体中磁重联的研究进展,将有质动力驱动的磁重联模型拓展应用到离子处于多电荷态的激光等离子体中,并首次用来解释两束激光与铝靶相互作用的快速磁重联实验。研究表明有质动力驱动的快速磁重联模型所得到的重联时标和等离子体喷流速度与实验观测结果一致,这意味着两束激光与铝靶作用的快速磁重联可以由有质动力驱动磁重联模型很好的解释。 其次,在后牛顿和弱场近似下,基于描述波-波、波-粒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得到自生磁性引力包络场非线性控制方程,我们研究了自引力系统的磁调制不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自引力系统是调制不稳定的;而且,纵扰动不稳定性导致的特征尺度大于横扰动的特征尺度,这种不稳定将导致甚大尺度上初始均匀的背景物质处于各向异性状态;同时由于不稳定性导致扰动物质密度、电性引力场以及自生低频磁性引力场的各向异性坍塌;最终将形成旋转的盘状天体。 最后,我们对本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班玮;;德研制出等离子体消毒“手电”[J];共产党员;2011年16期
2 华兴恒;刘雨;;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态[J];青苹果;2009年01期
3 陈明生;孔勐;时晶晶;吴先良;沙威;;等离子体目标宽频电磁散射特性的快速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4 王蕾;刘永军;王研利;张丽;;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水中偶氮染料艳红B的脱色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鲁旭尉;;宇宙天体的带电性[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6 赵晓云;段萍;屈奎;;多成分电负性碰撞等离子体的鞘层玻姆判据[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1年02期
7 ;中外科学家烹制宇宙大爆炸“夸克汤” 初次确定从普通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温度[J];科技传播;2011年13期
8 李洪涛;蒋百灵;杨波;曹政;郭维华;焦栋茂;;溅射沉积氢化非晶硅中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Langmuir探针诊断[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9 刘有军;金琨;白晓明;;低真空中脉冲激光烧蚀铜纳米铜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测量[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10 牛铮;邵涛;章程;于洋;姜慧;严萍;;空气中纳秒脉冲均匀DBD增加聚合物的表面亲水性[J];高电压技术;2011年06期
11 于洋;邵涛;章程;张东东;王珏;严萍;;单极性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电荷传输特性实验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1年06期
12 许槑;;为创造“数学物质”探路[J];物理通报;2011年08期
13 园文;;剧烈活动的超大质量黑洞(上)[J];科学大观园;2011年12期
14 冯诗齐;;聚变反应堆输出净功率调查[J];世界科学;2011年06期
15 王雪敏;吴卫东;阎大伟;王瑜英;唐永建;;GaAs外延薄膜的As缺位研究[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1年03期
16 尹王保;张雷;张建宏;王乐;胡志裕;贾锁堂;;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煤元素分析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17 谭启蔚;;从能量E=mc~2说到E=qBVL[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8 巨洪军;;等离子体中逃逸电子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19 李宏伟;蔡明辉;韩建伟;黄建国;李小银;于金祥;高著秀;刘丹秋;;微小空间碎片与原子氧协同效应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0 高宇林;曹磊峰;周维民;魏来;臧华平;谷渝秋;张保汉;;基于光子筛的软X光谱仪[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峰;余玮;陆培祥;徐涵;沈百飞;李儒新;徐至展;;相对论飞秒激光作用下线性等离子体层内“电子岛”和“电子空腔”的形成[A];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2 田修波;Paul K.Chu;杨士勤;;基于等离子体注入技术的复合表面处理[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华;张凯;;一种高效等离子体腔体的开发[A];第十二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董春凤;崔正英;杨青巍;季小全;周航宇;冯北滨;李伟;孙红娟;李永高;;HL-2A欧姆和ECRH条件下的能量约束数据库的建立及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茅卫红;张慧云;陈宏;;低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方容川;常超;廖源;崔景彪;;功能材料制备中的等离子体发光与过程选控[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7 丁大宇;孙剑;许宁;应质峰;吴嘉达;;ECR等离子体和PLA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8 张鹏;黄渊;孙平;傅炳忠;卢杰;丁玄同;;激光吹气技术在HL-2A托卡马克上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赵玲利;刘才;王守国;;用等离子体笔对微生物病菌的杀灭和治疗湿疹皮肤病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任兆杏;张俊彦;王舟;任炟;;微波同轴表面波等离子体镀膜设备[A];第六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琳;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甲烷合成甲醇的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吕改敏;正负电子等离子体静电波的精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闫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小松;激光等离子体中有质动力驱动磁重联与引力等离子体中磁调制不稳定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李毅人;弱碰撞等离子体中金属栅网附近稳态鞘和预鞘的实验诊断与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邹秀;低温等离子体磁鞘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明东;以煤层气为冷却剂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方案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李志超;大尺度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傅磊;氢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硬质合金粉末的研究[D];清华大学;1997年
10 袁承勋;等离子体中太赫兹波传输特性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晗;激光脉冲在次临界密度等离子体中的自聚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张小培;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电磁孤立子的数值模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红艳;同轴电极介质阻挡大气压辉光放电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陆建萍;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吸收衰减[D];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盖轲;废水中有毒物质的等离子体降解及其中间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奚衍斌;Alfvén波的电子回旋动力学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迟丽华;等离子体对作物种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8 朱希睿;等离子体状态方程的Hartree-Fock-Slater自洽场计算[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9 张凯;椭球谐振腔微波等离子体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诸葛天祥;微波等离子灯的仿真优化与设计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俊 记者 张琦 首席记者 王唯先;等离子体种子:推广进入“全高铁”时代[N];牡丹江日报;2011年
2 顾琅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等离子体与人类何干?[N];大众科技报;2011年
3 记者 操秀英;“人造太阳”进展顺利 等离子体研究将有较大进展[N];科技日报;2010年
4 张晋凤;LG电子力推等离子体空调[N];科技日报;2000年
5 李建伟;等离子体消毒前景看好[N];健康报;2003年
6 周有恒;等离子体[N];中国化工报;2001年
7 辛 力 ;细胞从等离子体中诞生[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周志丹 吴忠民 首席记者 王川;我市建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服务体系[N];牡丹江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裕国;等离子体彩电投入生产[N];人民日报;2000年
10 ;等离子体机怎样处理种子[N];吉林农村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