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咪草烟为前驱体水热合成5-乙基-3-吡啶羧酸铀酰(锰)配合物及其结构和性质
【摘要】:
本文研究了手性农药咪草烟与硝酸铀酰或高氯酸锰的水热反应及形成的配位聚合物单晶的结构、荧光和介电性质。结果表明:在配合物C_(16)H_(16)UN_2O_6中,铀酰离子与四个由咪草烟离去咪唑啉酮基团后剩下的乙基烟酸在径向配位,形成一个八配位的六角双锥结构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_1/c的空间群,晶胞参数a、b、c分别为12.965(3)、10.363(2)、12.644(2)(?),α、β、γ,分别为90.00°、94.242(2)°、90.00°,Z=4。在配合物C_(32)H_(32)Mn_2N_4O_9中,中心离子锰(Ⅱ)以六配位的八面体存在,与六个由咪草烟离去咪唑啉酮基团后剩下的乙基烟酸配位,属于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b、c分别为17.1136、14.5172、15.4734(?),α、β、γ分别为90°、122.340°、90°,Z=4。
在不同频率的电场作用下,两种配合物的介电常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随着电场频率的降低,增加幅度增大。在同一电场频率下,低温区的增加幅度均较小,到一定温度后才呈急剧上升趋势。不同配合物,呈急剧增长的转折点温度及对应的介电常数值不同。铀配合物在约350K出现峰值,且常数值达到几百;而锰配合物则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测量热程范围内未观察到峰值,且常数值也不大。配合物的介电损耗随着温度的升高也呈类似的变化规律,不同配合物之间的介电损耗值相差较大,但总的来说,低频下损耗都较大。
在420nm光照下,铀配合物显示了很强的绿色荧光,其发射波长分别位于480,501,523,547nm。而锰配合物却没能观测到荧光。
|
|
|
|
1 |
向文胜,苏少泉,张雅凤,王春林;咪草烟在不同pH值水溶液中稳定性的研究[J];农药;1996年07期 |
2 |
史记,崔季芳,耿贺利,林长福,孙芝芳,孙宝祥;咪草烟应用技术研究[J];农药;1995年10期 |
3 |
汪志和,张永利,郭桂文;5%咪草烟在花生田的应用[J];农药;2004年11期 |
4 |
刘维屏,郑巍,宣日成,王琪全;除草剂咪草烟在土壤上吸附-脱附过程及作用机理[J];土壤学报;1998年04期 |
5 |
王玉松,杜景元,宋瑞利,张英彪,苏州;咪草烟防除苜蓿田杂草技术初探[J];农药;2004年12期 |
6 |
唐庆红,张一宾;除草剂咪草烟的合成方法探讨[J];上海化工;1998年13期 |
7 |
张浩,王岩,逯忠斌,徐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咪草烟[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4期 |
8 |
程志明,顾保权;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咪草烟的合成[J];农药;2001年09期 |
9 |
才绍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三氟水剂中咪草烟和三氟羧草醚的含量[J];化学工程师;2003年04期 |
10 |
赵云和;张子丰;孙利;;咪草烟土壤残留对后茬水稻的影响[J];农药;2006年03期 |
11 |
亦冰;;豆类作物除草剂——甲氧咪草烟铵盐[J];世界农药;2006年04期 |
12 |
丁超;司伟;范世华;;咪草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性能的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
13 |
赵云和;杨靖华;段玉玺;陈立杰;;咪草烟在大豆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J];农药;2007年10期 |
14 |
李洪来;王广祥;王义生;赵国华;;20%咪草烟·异恶草松微乳剂防除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药;2005年06期 |
15 |
薛斌;郭英伟;王建雅;葛晓冬;;Ti/SnO_2-Sb_2O_5/PbO_2阳极电化学氧化降解咪草烟及其过程监测[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年07期 |
16 |
周艳明;张寒松;赵瑛博;朱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豆中咪草烟[J];食品科学;2010年08期 |
17 |
鞠福龙,梁振芬,齐峰,邢宇,王佳祥;豆科牧草田的除草剂咪草烟[J];化学工程师;2005年07期 |
18 |
王现全;马亮;祝青波;;东北大豆田除草剂的使用现状和前景[J];山东农药信息;2007年07期 |
19 |
台立民;;EVA-150/淀粉共混改性及其对咪草烟的控制释放[J];世界农药;2008年05期 |
20 |
江镇海;;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应用与合成[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2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