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15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及手术经验,评估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效果。
方法:连续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的15例手术治疗复杂型AD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32-69岁,平均50.12±12.69岁。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者9例,有高血压病史12例(80.00%),长期吸烟史9例,术前心包填塞及心源性休克或伴左侧胸腔积液4例,肾功能不全2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昏迷史2例,一侧肢体麻木或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4例,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6年复发者1例,典型Marfan综合症2例。急诊手术8例(53.3%),术前检查主动脉直径达4cm以上者12例。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深低温停循环(DHCA)+右锁骨下动脉(右腋动脉)或+左颈总动脉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ACP),行全弓置换十支架象鼻手术6例,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5例:包括行复合带瓣管道置换Bentall手术2例,Wheat手术2例,行无冠窦切除根部成形(David术)1例,使用四分支血管11例,头臂血管岛片吻合人工血管2例。升主动脉+半弓置换术4例(其中Bental+主动脉弓底吻合3例,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吻合1例)。术后以CT检查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全组病人全组平均体外循环(CPB)时间196. 8±105.9min,主动脉阻断(ACC)98. 8±34.0min;选择性脑灌注(SCP) 26.7±16.9min,下半身停循环15.2±8.1m in。15例患者中术后30d内死亡2例(13. 8% ) ,一例术前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术后出现难易控制的出血而放弃治疗,一例术后28天全身感染,最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util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术后二次开胸止血3例。发生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1例。延迟苏醒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亡1例(术前有肾功能不全者),1例经腹膜透析治愈。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全组均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术后住院时间2~35天,平均(11.2±8.3)天。随访13例,随访时间2~48个月(23. 6±10. 1个月) ,1例术后26个月猝死,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13例患者术后3~6月复查胸部CT未见明显假腔。
结论:1.快速准确地诊断、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精确的手术技术是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的关键。
2.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复杂型AD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术式。
3.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围手术期死亡原因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