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型Ni-Mn基四元哈斯勒合金的相变热力学效应和磁性能研究

李哲  
【摘要】:富Mn配比的Ni-Mn基三元哈斯勒合金作为一类新型的多功能材料,由于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新颖的物理机制和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类材料属于铁磁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它的高温母相具有传统的L2_1哈斯勒型铁磁结构,而马氏体相则具有L10及正交等复杂的调制结构且呈现出一种极不均匀的磁化状态,导致该类合金在两相之间的磁化强度具有一个较大的差异(ΔM)。第二,与传统的铁磁性哈斯勒合金Ni-Mn-Ga一样,该类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同样是热弹性的,通常表现出受温度控制的双程形状记忆效应。第三,不同于Ni-Mn-Ga合金,该类合金的马氏体相变也可由外加磁场来驱动,而伴随这一独特性质,它们将在宏观上表现出变磁性形状记忆效应、大的输出应力以及大的反磁热效应等。本论文工作以一系列富Mn配比的Ni-Mn基四元铁磁性哈斯勒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磁场驱动马氏体相变热力学效应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它们在该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丰富物性。 通过磁化测量对Ni_(50-x)Co_xMn_(38)Sn_(12) (x=2, 4, 6)系列样品的晶体结构和马氏体相变特征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比较,发现随着Co原子的含量增加,样品的马氏体相变温度逐渐向低温方向偏离。同时我们也发现,利用适量Co元素替代Ni元素后,Ni-Co-Mn-Sn样品在母相的磁有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而马氏体相的磁有序度几乎保持不变,充分的提高了母相与马氏体相之间的ΔM。在此基础上,结合基本的热力学理论,从能量的观点出发,推导了计算驱动完整马氏体相变所对应临界磁场在热力学上的一般表达式。基于该表达式,对配比为Ni_(50-x)Co_xMn_(38)Sn_(12) (x=4, 6)的两样品在磁场诱导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热力学效应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磁场驱动马氏体相变的行为不仅与合金两相之间的ΔM有关,而且还与合金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温度跨度以及热滞后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适量的Cu元素替代Ni元素的位置,首次研究了新型四元铁磁性哈斯勒合金Ni_(46)Cu_4Mn_(38)Sn_(12)在不同外加磁场下的马氏体相变应变以及自由条件下的变磁性感生应变。与三元哈斯勒合金Ni-Mn-Sn相比,Ni_(46)Cu_4Mn_(38)Sn_(12)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变应变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然而,由于该样品的马氏体变体(即孪晶)之间的界面在磁场影响下移动非常微弱,因此其相变应变在磁场作用下的增加量要远远低于传统的Ni-Mn-Ga合金。此外,在等温条件下,通过外加磁场的诱导,同样也获得了该样品在反马氏体相变起始温度点(284 K)一个大的变磁性感生应变。然而,受限于样品的ΔM ,由于样品在退磁场过程中所产生的Zeeman能无法克服其晶格中的弹性能来实现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因此导致Ni_(46)Cu_4Mn_(38)Sn_(12)在等温磁场驱动下只能显示出单程的变磁性形状记忆行为。 对Ni_(45)Co_5Mn_(37)In_(13)多晶样品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应变、应力及反磁热效应的研究进行了首次报道。该合金在自由条件下,接近0.4%的相变应变可以由等温条件的磁场来诱导,由于该应变不受磁锻炼效应的影响,因此合金在外加磁场条件下显示出一个完整的且可重复的变磁性形状记忆效应。伴随这个变磁形状记忆效应,Ni_(45)Co_5Mn_(37)In_(13)合金还将以等静压形式输出一个约4.2 kbar的应力。此外,在磁场诱导马氏体相变过程中,Ni_(45)Co_5Mn_(37)In_(13)合金还将产生一个较大的反磁热效应。根据我们的计算,该合金的饱和等温熵变为27 J/kg K。而且保持在一个非常宽的温度跨度内,以至于样品在50 kOe磁场改变下的制冷量已经达到了约340 J/kg。 对哈斯勒型铁磁性马氏体相变材料在一级结构相变过程中的反磁热效应计算方法进行了案例性研究。研究结果指出了基于磁化测量的Maxwell关系式所获得的该系列合金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巨反磁热效应”是一种不真实的行为,不具物理意义。这种现象主要归因于该类合金在正反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明显相共存和热滞后的影响。然而,研究结果同样也证明了基于磁测量的Clausius-Clapeyron方程可以有效地消除合金相变过程中相共存和热滞后的影响,对于评判该类合金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磁热性能更加具有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宝正;;马氏体相变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四川冶金;1980年04期
2 石美玉;孟祥龙;张金柱;;TiNiHfCu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4期
3 石美玉;孟祥龙;;添加Cu对高温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年04期
4 陈小丽;卢斌;武国剑;;Ni-Mn-Ga磁控形状记忆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J];湖南有色金属;2008年02期
5 冯小平;;热处理工艺对形状记忆合金Cu-Zn-Al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8年10期
6 韩利战;顾剑锋;潘健生;;X12CrMoWVNbN10-1-1铁素体耐热钢中的马氏体相变过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马如璋;王世亮;;铁锰合金中γε马氏体相变[J];材料热处理学报;1982年02期
8 陶正兴;;第十一讲 马氏体相变(一) 马氏体相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J];上海钢研;1983年04期
9 高惠临,谈育煦,王笑天;超高强度钢疲劳塑性区内的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J];金属学报;1988年01期
10 王力田;葛庭燧;;MnCu合金马氏体相变和马氏体的内耗[J];金属学报;1988年03期
11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第18卷(1988年)总目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1988年04期
12 张廷杰;钛合金相变的电子显微镜研究(Ⅲ)——钛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89年04期
13 程饴萱;陈继勤;方晓旻;吕卫平;;CuZnAl合金的马氏体及其相变的阻尼性能[J];金属学报;1991年03期
14 王星耀,霍永忠;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形核、失稳及多界面微结构的动力学模拟[J];力学季刊;2005年03期
15 李建华;陈士华;;钢板表面搓板状裂纹分析[J];物理测试;2006年06期
16 方波;陈志勇;陈仲强;刘军和;王清江;刘艳;冯贞伟;刘建荣;宋玺玉;魏明霞;胡井祥;;Ti-55钛合金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绘及显微组织的演变[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S1期
17 袁斌;赖铭;梁锦霞;曾美琴;高岩;;烧结时间对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时效时马氏体相变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1期
18 颜林发;淬火残余应力与马氏体相变[J];上海钢研;1988年05期
19 何明科;;热处理对Cu-Al-Ni-Mn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J];功能材料;1991年04期
20 刘茂森;张真;陆问礼;;NiTi(0.46wt%Cu)形状记忆合金中的诱发R相变[J];功能材料;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旺;高静微;葛志刚;千东范;;Cu-Al-Ni合金马氏体相变阻尼特性的研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三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龚明;;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显微拉伸加卸载原位观测[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于东华;敬超;李哲;张浩雷;曹世勋;张金仓;;哈斯勒合金Ni_(45)Co_5Mn_(37)In_(13)的马氏体相变与反磁热效应[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4 张天林;叶超;何世平;;应用微相关法在位检测记忆合金晶粒变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5 谢汉庭;;对《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书内图2-87上两个不同看法[A];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暨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成琴;吴恒安;王宇;王秀喜;;Cu-Zr纳米丝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和高超弹性效应[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戎咏华;陈世朴;徐祖耀;;原子力显微镜在马氏体相变切变角测定中的应用[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8 文玉华;李宁;陈孟诗;胥永刚;涂铭旌;李平全;刘应来;马颖丽;;碳含量对Fe-Mn-Si-Cr-Ni系合金形状恢复应力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赵容斌;周红光;陈世朴;徐祖耀;;磁场热处理后多晶Ni_2MnGa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组织的变化[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10 杨远东;;Pu-Ga合金的马氏体相变[A];2006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哲;新型Ni-Mn基四元哈斯勒合金的相变热力学效应和磁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闫绍盟;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与晶体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丰焱;Ni-Mn-In基合金的马氏体相变与结构和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孙小刚;Ni-Mn-Ga/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相变、阻尼与磁致应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庆新;磁控形状记忆合金特性及其执行器应用基础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6 刘剑;Co基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凝固控制和固态相变特征[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7 刘国栋;Mn_2基Heusler合金的物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皮文丽;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伪弹性特性及其微结构机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余华军;NiFeGa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特性及磁热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宋固全;马氏体相变材料的宏细观本构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昌云;45钢马氏体相变过程声发射信号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2 马肖娟;Mn_2NiGa的掺杂改性[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周伟;强磁场对Ni-Ti合金马氏体相变及AZ31镁合金再结晶织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闪闪;马氏体相变模型的不连续Galerkin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窦海啸;NiTi合金多步马氏体相变规律及原位透射电镜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6 李志刚;铸态及快淬(Mg_(2.4)Ni)_(100-x)RE_x(RE=La, Ce; x=0-20)合金的相结构与电化学贮氢性能[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7 吕兆承;Ni-Mn-Ga单晶磁学和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孙国立;Cu-Al-Ni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陈志军;稀土对银铜镍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郑育前;Al-10Ti合金添加量对AZ102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平;中铝洛铜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开发项目通过国家验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2 通讯员  徐春芳 记者  沈宫石;芜湖崛起铜加工产业[N];安徽日报;2006年
3 王小龙;美开发出可吹塑成型的合金材料[N];科技日报;2011年
4 刘子田;燃气轮机“呼唤”开发高温合金材料[N];中国冶金报;2005年
5 玉笙寒;芜湖:“三大中心”打造全国材料工业“航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刘新华 李明辉;模具表面堆焊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7 柳莺;伊萨加快中国布局步伐[N];中国船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璐;南山铝业调整再融资方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王晴;到位外资提前一个月实现“双过半”[N];江阴日报;2007年
10 ;铜基无银无镉合金材料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