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系统的混沌同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要】:混沌现象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主体之一,三十年来一直得到各个科学领域众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它无论是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还是音乐、经济、艺术等社会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沌同步问题作为混沌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并在保密通讯、图像处理等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领域(如生物、经济、物理等)中发现了混沌同步现象,且形成这些同步行为的系统的结构往往不具有相同子系统或几乎相同子系统的特点,这样就需要开展对不同系统之间的混沌同步现象的研究,而就目前所知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进行的很少。
本文主要着重讨论不同系统之间的混沌同步及相关问题。第一章介绍了混沌以及混沌同步的背景知识,并且阐明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混沌同步的意义,最后扼要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混沌同步的多种方法,而且给出了必要的数学证明及数值例子。在第二章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反馈同步方法,而且在第二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定理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的简化。第三章中,我们提出了自适应同步来处理问题。在第四章中,我们使用根据微分几何为工具发展而来的精确线性化方法进行了讨论,这种方法在其过程中尽量保持了一切非线性信息。在第五章中,我们构造了一种不同系统之间的广义混沌同步方法。第六章我们应用混沌同步来探讨奇怪吸引子吸引域的筛形性质。第七章则是对本文的一个扼要总结,并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
|
|
|
1 |
张纪岳,胡文宁;单模行波激光系统混沌行为的Lyapunov指数分析[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2 |
高玉芬,周荣茂;AE指数表现出的磁层的浑沌行为[J];空间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
3 |
罗晓曙,覃少华;混沌和超混沌系统中的奇怪吸引子及其分析[J];广西物理;1998年04期 |
4 |
薛华;赵恒斌;;几类混沌系统奇怪吸引子仿真分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5 |
酆庆增,顾志福,陈为炎;均匀湍流中的奇怪吸引子[J];计算物理;1988年04期 |
6 |
王光瑞,陈式刚,郝柏林;强迫布鲁塞尔振子奇怪吸引子的Kolmogorov容量和Lyapunov维数[J];自然杂志;1984年07期 |
7 |
李军;Logistic映射在聚点处的奇怪吸引子的维数计算[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8 |
华守亮,王庆飞;耗散系统奇怪吸引子的普适转变关系[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9年02期 |
9 |
钱青华,宋谦;对流扩散方程奇怪吸引子关联维数的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0 |
曹永兴,巴恩旭;CO_2激光场的横向效应及其奇怪吸引子[J];科学通报;1992年10期 |
11 |
保艳春,保明堂;五维对流模式吸引子的Lyapunov谱[J];计算物理;1998年04期 |
12 |
郝柏林;分岔、混沌、奇怪吸引子、湍流及其它——关于确定论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J];物理学进展;1983年03期 |
13 |
李继彬;;奇怪吸引子,浑沌与非线性系统中的确定性与随机性——纪念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300周年[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87年02期 |
14 |
刘曾荣
,秦文新
,谢惠民;Lauwerier吸引子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J];科学通报;1992年14期 |
15 |
曹永罗;Hénon映射的奇怪吸引子和吸引域的结构[J];中国科学A辑;1994年08期 |
16 |
王兴元;旋转对称的广义Lorenz奇怪吸引子[J];计算物理;2003年05期 |
17 |
吕树臣;韩赋;;二维立方映象流域边界的结构和解析表示[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
18 |
夏德勇;;物理学中确定论与概率论两套描述间的联系[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5年02期 |
19 |
;混沌 [J];工科物理;1996年02期 |
20 |
周舟,侯之超;Duffing振子奇怪吸引子的简单胞映射计算[J];力学与实践;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