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罗雁横;张瑞君;;空间光通信用光放大器及其发展现状与趋势[J];空间电子技术;2005年04期 |
2 |
荣健,朱彬,钟晓春;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与展望[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3 |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12期 |
4 |
张文涛,朱保华;空间光通信APT技术中CCD多次采样的分析与研究[J];应用光学;2004年06期 |
5 |
蒙红云,廖键宏,刘颂豪;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及其在激光加工中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10期 |
6 |
胡渝,刘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7 |
谭立英,马晶,韩琦琦,林维秋;空间光通信中基本振动对误码率的影响分析[J];光学技术;1999年06期 |
8 |
陈建文,姚亚峰,刘自力,黄载禄;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光电工程;2004年09期 |
9 |
董建峰,聂秋华;双包层椭圆光波导解析解[J];光学学报;1997年01期 |
10 |
吕可诚
,苏红新
,李乙钢
,闫培光
,吕福云
,董孝义;瓦量级全光纤掺Yb双包层光纤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2年07期 |
11 |
鲁学军,汤俊雄;新型两路空间光通信系统研究[J];电子学报;1996年01期 |
12 |
吕可诚,刘伟伟,李乙钢,傅成鹏,吕福云,董孝义,宁鼎,王文涛,阮灵,赵金歧,刘昆,吴少波;高效率掺Yb双包层光纤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0年08期 |
13 |
雷建设,黄肇明,贾潞华,郭振华;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研究[J];激光杂志;2001年06期 |
14 |
苏红新,阮双琛,吕可诚,杜戈果,闫培光;F-P腔掺Yb~(3+)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中的模式竞争[J];光子学报;2003年04期 |
15 |
胡智勇,孙伟成,王肇颖,杨天新,李世忱;热键合双包层平板波导激光器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02期 |
16 |
刘长城,柯熙政;空间光通信中PSD光斑的位置特性仿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4年06期 |
17 |
郭一博;;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简介[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
18 |
葛林,邱昆,阳树棕;采用EDFA的空间光通信系统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9 |
吕福云,樊亚仙,王宏杰,吕可诚;高斜率效率65W双包层掺Yb光纤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2年10期 |
20 |
陈桂芬,尹福昌;光放大器在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