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双极化与变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

杨雪霞  
【摘要】:近年来在现代通信系统,合成口径雷达、电子探测、电子对抗、极化测量等应用中,要求天线具有双极化、变极化功能,而且整个系统需要优化设计,其理论与应用均处于发展之中。本文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对双极化方形微带贴片天线单元和阵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独创的极化捷变放大器型有源微带天线阵作了实践与探讨。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首先,用Green函数法导出了三种双极化方形贴片天线的输入阻抗和互阻抗表达式,分析了这三种单元的输入阻抗、电压驻波比和隔离度的频率特性。并且详细分析了天线单元的各个设计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得出一些对工程设计有意义的结果。这样馈电的贴片易于形成阵列结构和有源集成。 其次,导出了双极化贴片天线阵有效的交叉极化方向图表达式,分析了16元贴片天线阵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方向图,理论值和实验值相当吻合。 第三,用FDTD法研究了微带贴片天线各参数,包括基片相对介电常数和厚度及微带馈线的宽度等对双极化单元天线性能(谐振频率、反射损耗和隔离度等)的影响。并研究了各天线参数对阵元性能指标和相邻阵元传输系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各天线参数与二元阵谐振频率和互耦的关系。 第四,完成了独创的具有极化捷变功能并带有低噪声放大器(LNA)的有源微带天线阵的设计与研制,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2000年上侮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该天线在馈电端电控单一有源电路就可实现整个微带天线 阵由线极化到圆极化的极化捷变和信号放大。提出了一种切实可 行的极化捷变和LNA有源电路,有源电路的移相器和LNA都用 TOUCHSTONE软件进行系统优化设计。无源阵与LNA相连接 后,不但提高了天线的有源增益,而且改善了驻波比带宽和隔离 度。移相器和LNA有源器件的引人,根据本方案只需一套,却 大大扩展了天线的功能和应用,既使天线可方便地接收不同极化 波,又使接收天线对给定的增益要求能作到小型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雪霞,钟顺时,高式昌;放大器型双极化有源微带天线阵的理论与实验[J];应用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2 贲德;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J];现代雷达;2001年01期
3 W.T.Patton ,周增瑚;微波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设计——AN/SPY-1雷达系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79年02期
4 张家宗,王蕴仪,陈忆元;反馈振荡型有源集成天线的设计与实验[J];微波学报;1999年03期
5 邹大锵;;测定天线均匀性的方法[J];航空兵器;1980年03期
6 郭晓昱,王蕴仪;有源集成天线的谐波平衡法分析[J];微波学报;2000年04期
7 李秋生;谢晓春;刘小燕;;数字馈相条件下相控阵天线最优扫描波位分析[J];制导与引信;2009年03期
8 江平;;100kHz~30MHz有源天线[J];实用电子文摘;1997年10期
9 ;科研成果介绍[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4年04期
10 项青松;;001—WN04型全方位天线[J];实用无线电;1995年04期
11 姚飞,成步文;1GHz 0.5μm CMOS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J];半导体学报;2004年10期
12 彭龙新,李建平,林金庭,魏同立;C波段单片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J];稀有金属;2004年06期
13 文树梁;一种有源天线阵通道幅相误差监测与校正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5年07期
14 姚毓明,葛爱慧;Ku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计算机辅助设计[J];航天电子对抗;1996年04期
15 清芬;;老朋友高升——凤之声AV-999C世纪版六声道放大器[J];家庭影院技术;2002年04期
16 小易;;评Sherwood RD-7108 AV放大器与SP-6800系列家庭影院音箱[J];家庭影院技术;2003年05期
17 刘丽静;利用MicrowaveOffice设计3~5GHz低噪声放大器[J];无线电工程;2004年11期
18 王磊,陈名松,曹卫平;运用串联反馈技术设计S波段低噪声放大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9 韩党群,黄进;提高单片机系统可靠性的设计方法[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5年06期
20 胡文;;AV放大器发展现状及选购[J];实用影音技术;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武团;甄蜀春;;微波PIN管45°数字式移相器的研制[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2 罗秋凤;王海涛;崔向群;徐欣圻;;红外移相干涉仪中移相器的非线性校正[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3 郝阳;;GaAs FET L波段五位开关线移相器[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4 李壮;;三阶低通型MEMS移相器的设计[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杨乃恒;成玉芳;;宽带0/πPIN二极管移相器的制作[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6 赵兵;杨林;;X波段微带butler矩阵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郝金中;周玉梅;;毫米波四位数字移相器[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8 项阳;赵守俊;钱祖平;;圆极化宽带微带天线阵的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徐光争;纪宝;;锁相环移相器的实验研究[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10 刘述章;邓彬;;恒插损毫米波连续电调移相器的研究[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霞;双极化与变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1年
2 孙晓峰;基于叉指式共面波导的RFMEMS开关线型移相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瞿鹏飞;用于光控相控阵的微波光子移相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卞磊;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梦;钛酸锶钡系铁电薄膜材料特性及其移相器结构性能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军;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化分析与设计的等效噪声模型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7 郭莉;Ad Hoc网络移动终端上的智能天线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肖越;系泊系统时域非线性计算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应战;SnO_2纳米结构与BaZr_xTi_(1-x)O_3铁电移相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7年
10 赵嘉喜;SH波作用下界面脱胶圆形夹杂与界面裂纹的相互作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光;微带相控阵天线、微带单脉冲天线和MEMS移相器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乌兰图雅;移相器在自适应抗振干涉仪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3 胡宏平;相控阵雷达波控及阵面监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艾小平;光控相控阵雷达中的光传输与波控技术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卿健;微型集成天线及射频MEMS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炜;硅基微波MEMS移相器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袁涛;毫米波0/π移相器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张彦雄;宽频带导航有源天线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桂萍;相控阵雷达——毫米波T/R组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崔春雨;90°微波光子移相器的理论设计[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捷士通科技:TD天线创新,助力产业发展[N];通信产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卢子月;有源天线变革无线网络[N];通信产业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伊佳;有源天线将主导3G/4G网络建设[N];通信产业报;2011年
4 周双阳尹应增 苟雷;为TD智能天线美容[N];通信产业报;2008年
5 河北 文应雄;基于MAX2180 LNA的AM/FM有源天线电路(下)[N];电子报;2011年
6 河北 文应雄;基于MAX2180 LNA的AM/FM有源天线电路(上)[N];电子报;2011年
7 北京;宽范围交流电压移相器[N];电子报;2003年
8 帕斯卡·扎伽利 英国非洲问题专家 本报特约编译 叶子;太空:南非的新边境[N];世界报;2010年
9 孟祥初;TD智能天线接受“最后一公里”挑战[N];通信产业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赵伟;第一个打破“洋天线”垄断[N];中山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