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磁波在左手材料平板波导中的传输

李素萍  
【摘要】: 左手材料(LHM)是近年来电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LHM是一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人工合成材料,具有一些奇异的电磁特性,当电磁波在这种材料中传输时,电磁波的电场矢量、磁场矢量与波矢构成左手关系,而在普通材料中三者构成右手关系。本文对覆盖层或衬底是左手材料的平板波导中的导引模做了深入研究,并详细讨论了不同结构平板波导中的表面模,发现了振荡模和表面模的一些新的特性。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研究了覆盖层或衬底层是左手材料时,不对称平板波导中的导引模,引入归一化参数,用解析法得到其色散曲线,并分类详细讨论了振荡模和表面模的色散特性。TE_0振荡模有时不存在;有时仅在有限的归一化传播常数范围内存在。TE_1表面模的色散曲线与TE_0振荡模的曲线平滑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曲线,有时存在二重简并现象。 其次,用解析法分析了覆盖层或衬底是左手材料的不对称空心平板波导的TE表面模,求出了表面模的色散方程,画出了色散曲线,并详细讨论了波导的结构参数对其色散特性的重大影响。另外,对TM表面模的色散特性也做了说明。 第三,用准光学的方法研究左手材料平板波导的表面模。引入一种射线模型,来研究平面迅衰波的传输特性。研究发现平面迅衰波在界面处反射和透射时会发生振幅跃变。还首次用射线图分析了含左手材料的单界面和平板波导中的TE表面模。我们发现,在芯层是LHM的平板波导中,结构参数对表面模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在覆盖层或衬底是LHM的平板波导中,奇表面模不存在,但存在两种偶表面模。另外,对振荡模和表面模之间的导引机理和条件做了比较。 第四,介绍了用于实现左手材料的重要组成单元一金属开口环谐振器(SRR)和互补开口环谐振器(CSRR),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及其微带滤波器。它们能够应用于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中,以减小滤波器的尺寸,优化滤波器的性能。 最后,我们不光做了以上的理论研究,为了丰富博士论文,还做了毫米波段的实验测量。椭圆偏振测量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非接触的现代检测技术,在薄膜参数及其特性的测量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将椭偏法的电磁频谱从原来可见光、红外波段拓展到毫米波段,分析了毫米波椭偏法测量原理,使用已构建的实验装置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选择了合适的入射角,并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从而计算出了样品的复介电常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子华;李素萍;;左手材料空心平板波导的表面模[J];半导体光电;2008年04期
2 夏冬;蒋美萍;郑泽林;;含色散左手材料平板波导的模式特性[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郑泽林;蒋美萍;夏冬;陈婷婷;;含色散左手材料非对称5层平板波导的模式特性[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炳祥;谢应茂;;含左手材料和单负材料三层平板波导中TE模的传输特性[J];量子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5 王政平;王成;张振辉;孙平平;;单轴各向异性左手平板波导的导模特性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6 沈陆发;王子华;;含左手材料的四层平面波导TM模的传输特性[J];半导体光电;2010年02期
7 陈宪锋;沈小明;蒋美萍;金铱;;对称单负介质包层平面波导的模式特征[J];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8 朱燕杰,董小鹏,游佰强,黄志礼,K S Chiang;基于场匹配的任意折射率平板波导ESI参数的分析和计算[J];光学技术;2002年04期
9 陈艳,丰平;三层平板波导中TE模的归一化处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蒋美萍;陈宪锋;王叶荟;;含左手材料对称三层平板空气波导的模式特性[J];光子学报;2009年04期
11 郑著宏,关郑平,陈连春,范希武,姜锦秀;ZnSe/ZnS平板波导全光调制和电光调制特性[J];发光学报;1994年04期
12 W.K卡恩 ,楊淑雯;光平板波导中光束的哈密顿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4年S1期
13 褚玉喜,曾立新;氮激光泵浦染料平板波导的输出模式[J];激光杂志;1990年02期
14 赵策洲;全硅集成光学──理论与工艺Ⅲ(续二)第三讲平面波导理论简介及硅平面波导[J];半导体光电;1994年03期
15 马春生,刘式墉;高折射率衬底上的平板波导的光学特性[J];电子学报;1985年06期
16 张秀芳;平板波导中TE模光子回波(一)[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2期
17 卢国生,栗广福;平板波导中的TE模光子回波(二)[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2期
18 王新兵,徐启阳,谢明杰,李再光;平板波导谐振腔耦合损失的厄米高斯展开分析法[J];光学学报;1997年10期
19 ;集成光学、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5期
20 金菊英,钱景仁;缓变截面周期波导色散特性的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静平;羊亚平;朱诗尧;;利用表面模调控两个原子之间的纠缠[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2 陈亮;梁昌洪;丁伟;;单负介质平板波导的表面波特性[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李炳祥;谢应茂;;含单负材料不对称平板波导色散特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善驾;马哲旺;;径向非均匀光纤的改进阶梯法分析[A];1989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9年
5 顾凯钧;王蕴仪;;用直线法分析圆柱微带的色散特性[A];1989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9年
6 卢山;丁荣林;;微带线色散特性的直线法研究[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陈兆清;;悬置微带和倒置微带色散特性的CAD模型[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8 林玮;干昌明;朱哲民;陈建军;林靖波;;频域法自动测量兰姆波的色散特性[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邓蘅;郑锦标;张国兴;贾宝富;;螺线慢波结构色散特性的要求和模拟[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向坤;张安学;徐卓;蒋延生;;利用超介质提高喇叭天线的口面效率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萍;电磁波在左手材料平板波导中的传输[D];上海大学;2009年
2 张虎;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的结构设计和特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沈陆发;左手材料光波导的传输特性[D];上海大学;2008年
4 杨四刚;光子晶体光纤色散与非线性特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5 陈鹏;非对称共面波导色散特性及应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敖献煜;光子晶体的异常色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冀玉领;微结构光纤中的模间干涉及光腔的模式耦合[D];燕山大学;2005年
8 陈红艺;SQUID左手材料特性及各向异性左手材料性质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段兆云;螺旋线行波管中物理问题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董正高;金属基元的电磁材料中负折射现象的数值研究[D];南京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文强;含左手材料平板波导的电磁特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春梅;光学玻璃电流传感头内线性双折射及Verdet常数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李宇;应用于微波管的双开槽叶片加载慢波结构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唐亮;耦合腔行波管的计算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黄永清;光脉冲通过含特异材料的一维光子晶体的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陈洪波;光纤光栅的设计及优化[D];吉林大学;2008年
7 蒋寒明;慢波结构在线冷测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继皇;飞秒激光在空芯带隙型微结构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冠军;矩形栅波导慢波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秋菊;微结构光纤色散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制备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2 何珍宝;新型宽带通信光纤G.656技术和特性[N];人民邮电;2005年
3 广东 潘邦文;真假运放AD827的鉴别[N];电子报;2006年
4 正亚;西门子开发成功玻璃与塑料复合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5年
5 美国棉花公司;2008春夏季面料流行趋势[N];中国纺织报;2007年
6 上海交通大学 姜淳;光子带隙光纤(下)[N];通信产业报;2007年
7 待续;新营销时代九种营销利器[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浮躁向理性的转变[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程武;数码学习机过度营销之路能走多远?[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全意;色差与紫边[N];中国摄影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