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临界图的因子与图的符号控制
【摘要】: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图的控制理论已经成为图论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1)图的控制理论与组合优化、理论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关系.(2)图的控制理论在设施选址、监视系统、通信网络等现实问题中得到应用.目前,关于图的控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控制参数的计算复杂性、算法、界、极值图刻画、临界图的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
本文研究了双控制边临界图和全控制点临界图的因子性质、图的团横贯数、符号全k-控制数和符号团横贯数,所做的工作如下:
·在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双控制边临界图的性质.我们首先证明了双控制数为3的双控制边临界图具有完美匹配,而且还给出了充分条件使得它是k-因子临界的;最后,对双控制数为4的双控制边临界图,我们给出了一些充分条件使得它具有完美匹配,或者是因子临界的、双因子临界的和3-因子临界的.(有关结果已被《Computer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录用).
·在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全控制点临界图的性质.对全控制数为3和4的全控制点临界图,我们给出了一些充分条件使得它具有完美匹配,或者是因子临界的.
·在第四章,Shan等[69]证明了阶数为n的无爪三次图的团横贯数不超过n/2.我们给出了团横贯数等于n/2的极值图刻画.
·在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图的(上)符号全k-控制数和符号团横贯数.我们首先建立了任意图符号全k-控制数的几个可达下界,并刻画了达到其中一个下界的极值图.我们还给出了无-K_(r+1)图符号全k-控制数的最好可能下界,该结果推广了文献[81]中二部图符号全k-控制数的下界.其次,我们证明了上符号全k-控制问题在二部图上是NP-完全的,并建立了任意图的上符号全k-控制数的可达上界.(有关结果已被《Ars Combinatoria》录用).最后,我们给出了团数不超过4的正则图符号团横贯数的最好可能下界,此结果改进了文献[86]中得到的下界.此外,还证明了符号团横贯问题在双弦图上是NP-完全的,而在强弦图上是可以多项式时间解决的.(有关结果已被《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Mathematics》录用).
|
|
|
|
1 |
杨德林,姜伟,栾丛海,刘焕平;临界图的边数[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
2 |
苗莲英,逄世友,陈东灵;关于临界图的若干结果[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3 |
丁一鸣,叶淼林;恰1个终点的3-r-临界图之结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4 |
郑茂林;关于无穷—临界图1-因子的一个定理[J];应用数学学报;1987年02期 |
5 |
皮晓明,李晓东;关于Δ-临界图的构造[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04年04期 |
6 |
于崇智;控制临界图的顶点删除[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7 |
司成功;;关于点覆盖临界图[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
8 |
巩在武;吴建良;;边临界图的新下界[J];数学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
9 |
张忠辅;王建方;;关于图的点荫度[J];应用数学;1991年02期 |
10 |
董进全;关于3-控制临界图的某些结果[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11 |
罗小伟;;临界图的几个性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12 |
徐俊明;关于Simon和Murty猜想的证明[J];数学研究与评论;1984年04期 |
13 |
张忠辅,李晓东;全着色边临界图的全色数[J];科学通报;1988年23期 |
14 |
孙磊,高波;临界图的星色数[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2000年04期 |
15 |
丁颂康;最大临界2-边连通图的结构[J];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1985年04期 |
16 |
黄鲤颖;图的星染色[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7 |
时文俊,张利民;图的几个变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8 |
杨海燕;许宝刚;;关于临界的圆色数的一个注记[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9 |
张岩;苗连英;秦健;;临界图性质的探讨[J];山东科学;2007年02期 |
20 |
张忠辅;柳柏濂;;关于边色数GOLDBERG问题的注记[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
|
|
|
|
1 |
陈耀俊;田丰;卫兵;;3—临界图中的控制路[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