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降值设计理论

严军勇  
【摘要】: 三值光计算机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光电混合型计算机,它将光强度与偏振方向结合起来表示三值信息,具有光运算、光传送、电控制和光电混合存储等特点。三值光计算机理论正在逐步完善并走向实践。三值光计算机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三值光计算机样机的研制,希望这种具有众多数据位的计算机早日带给我们新的计算技术。 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是三值光计算机的心脏部件,它的设计与实现是三值光计算机样机研制成功的关键,其性能与硬件规模都是三值光计算机样机的主要衡量指标,并对未来三值光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形式和应用影响深远。作者在研究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的工作中发现了多值逻辑运算器的降值设计规律;并由此建立了多值逻辑运算器的降值设计理论、设立了降值设计规范;依据这个规范,n值逻辑的nn×n种运算器都可以循着程式化的步骤,从n×n×(n-1)种最简单的基本运算单元中组合几个而成。作者运用这个规范成功地设计了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的结构,取得满意结果。随后,作者进一步推证出了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设计的公式化简法和合并图化简法。主要贡献有: 1.建立了多值逻辑运算器设计的降值设计理论与降值设计规范。该理论建立在D状态、迭合操作、分解定理以及处理基元等基础上,是一种全新的运算器设计与实现方法,按此设计的运算器易于物理实现。 2.建立了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的通用降值设计规范,并提出了一种易于集成和实现的光学硬件典型结构。这是将降值设计理论与降值设计规范应用到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研究上得到的成果,这项成果为这种运算器的重构性奠定了基础。 3.建立了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的公式化简法和合并图化简法。依据这两种方法可以对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做最优化改善。 4.实现了一个重构型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的实验系统,完成了相关的软硬件设计。该实验系统可以构造出全部19683种二元三值逻辑光学运算器。它显示了这种运算器的可重构性和降值设计理论的正确性。 除此之外,作者还对经典逻辑代数理论中的部分定律和定理做出了降值设计理论的新解释,初步揭示了两种理论的内在关联;同时初步探讨了降值设计理论与多值逻辑理论的联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美、英、日关于液晶的存贮性能和彩色液晶显示的研究进展情况[J];发光学报;1970年07期
2 于荣金;减少液晶的响应时间[J];发光学报;1972年04期
3 倪志荣;;国际液晶会议在京召开[J];电视技术;1988年10期
4 ;《液晶通讯》征稿启示[J];液晶与显示;1994年01期
5 薛九枝;液晶显示基础知识讲座(二)液晶的基本性质[J];现代显示;1995年04期
6 陈庆新;液晶显示异军突起[J];广播电视信息;1995年11期
7 林咏;液晶取代CRT的可能性──从价格角度估算[J];电子产品世界;1996年09期
8 石岩;大液晶 美风采[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0年40期
9 上官远方;享受16毫秒极速快感[J];电脑与电信;2003年01期
10 肖凯;选台最适用的液晶显示器[J];计算机与网络;2003年03期
11 ;实达电脑寒促液晶新品面面观[J];计算机与网络;2005年02期
12 ;网上看《液晶与显示》[J];液晶与显示;2008年02期
13 ;网上看《液晶与显示》[J];液晶与显示;2008年04期
14 ;网上看《液晶与显示》[J];液晶与显示;2009年01期
15 ;网上看《液晶与显示》[J];液晶与显示;2009年04期
16 ;网上看《液晶与显示》[J];液晶与显示;2010年02期
17 ;网上看《液晶与显示》[J];液晶与显示;2010年03期
18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专业分会成立大会会议纪要[J];现代显示;1996年03期
19 金士元;彩色液晶显示技术综述[J];电子世界;2001年11期
20 张春堂,周以琳;ACM12864J液晶显示器在自动控制仪表中的应用[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冰;李风煜;贾欣茹;吉岩;李武松;宋延林;江雷;危岩;;PAMAM树枝状高分子的可逆双重响应性行为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海鸥;刘鹏;王宗进;李广安;;对超高压汞灯(UHP)的探讨[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静;李占伟;吕中元;;二维液晶的无序—向列转变[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何世平;冯传玉;张曦;;液晶测温测速技术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黄又举;丛远华;李俊俊;王道亮;许璐;李良彬;;超分子液晶构筑的同轴纳米离子通道[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6 周波轩;张兴宏;孙学科;傅智盛;王齐;范志强;戚国荣;;三聚磷腈为核的A3B3六杂臂偶氮苯星型聚合物:合成及其热致液晶行为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7 房玉庆;王剑;张芹;栗彦娜;汪映寒;;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以及在液晶垂直取向上的应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8 林磊;;液晶的光散射[A];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会议指南[C];1981年
9 常会;范华乐;陆红波;任凤梅;周正发;徐卫兵;;4,4'-双-(ω-丙烯酸正己酯氧基)联苯的合成及其在PDLC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10 刘峰;王仲妮;魏西莲;孙德志;李干佐;;Brij3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O-PPO-PEO/水体系相行为与流变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军勇;降值设计理论[D];上海大学;2009年
2 杨延华;新型液晶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闫石;液晶光控取向膜材料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4 刘建军;液晶向列相和蓝相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徐学红;发育液晶与人类疾病相关性研究以及肝脏液晶相关蛋白转基因小鼠的表型分析[D];武汉大学;2009年
6 沙吉乐;基于液晶光栅技术的三维视觉测量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庞冬梅;基于横向氢键的棒状分子的设计、合成与自组织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郭孟萍;P(?)O、P(?)N螯合钯配合物催化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TFT用液晶化合物的合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傅春艳;过渡金属(铼、钌)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建;在数字系统设计中断言验证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俊豪;重构型人Caspase-8基因的表达及其促凋亡活性[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王宁;液晶电控双折射特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伟;液晶电控双折射率温度效应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曲;偶氮类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5 任广军;液晶的磁控偏振特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贾国恒;卢卡西维茨多值逻辑及其与一些逻辑的比较[D];河南大学;2003年
7 祁瑞利;液晶电控双折射双频Nd:YAG激光技术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8 云茂金;液晶调谐滤光片的设计与测试[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沈曼;用分子场理论计算液晶蓝相的序参量[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冬梅;生物降解型液晶聚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申海洋;液晶电视屏又陷“软”“硬”迷阵[N];民营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安也致;TCL:慎选时机问鼎液晶[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高少华;台湾加速向大陆开放液晶面板投资[N];经济参考报;2009年
4 李慕;中山建设液晶光电产业园项目[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王杰;LG液晶面板项目落户广州创国内液晶面板最高世代[N];中国信息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梁靓;整合,大陆面板业必须走的一步棋[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记者 沈勇;8.5代液晶面板明日在深圳开建[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徐明天;TCL能够驾驭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N];深圳商报;2010年
9 ;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终端需求旺盛[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10 记者 孙聪颖;LG在华8.5代液晶线延迟开工[N];北京商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