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

王扬  
【摘要】: 本书根据安徽省绩溪县善庄镇择塘村近八个月的“林权”田野调查所完成。 本书的研究主题属于“林权”范畴。但问题的核心不是“林权”的语义分析,也不是“林权”的法理建构,而是开展“林权”之于中国经验的历史实践研究。 本书采用“整体生存伦理”作为研究策略,努力把“国家视角”和“民间视角”结合起来,通过“在场式”田野工作,以“事件束”为切入点,把“林权”置于宗族、村落、信仰、法律、村治、市场、水利等整体历史—文化纬度,积极挖掘“在地范畴”,全面审视徽州文化场境下“林权”实践及其再生产。调查结果表明,“林权”的国家法“表达”和民间法“实践”的发生背离,这既是“整体生存伦理”考察的背景,也是“整体生存伦理”实践的结果。当然,本书研究宗旨不在于揭示“表达”和“实践”的二元化,而在于考察“整体生存伦理”场境下林权实践“法律内卷化”,即由于国家法的规则理性与民间法的秩序逻辑之间的文化区隔,造成有法律而少秩序的制度性事实。其具体表现为:催生山林独联体,激发林权纠纷、引起械斗上访、灰色势力镶嵌村庄、林权集中少数能人、冲击村庄治理、影响法律权威、恶化生态环境等等。 本书尝试着呈现“林权”研究新发现:其一,林权证还是一种形式性财产,充其量只是林权的“象征资本”;其二,“山林独联体”无法实现西方产权形态,反倒造成林业经济迟缓和生态效益下降;其三,外来资本“镶嵌”村族共同体,正在冲击农村治理及其稳定:其四,中国“身份性”林权尚未(甚至难以)让渡于“契约性”林权,“祖山”仍是农民“道义经济”的生存依赖;其五,“整体生存伦理”场境下“林权”实践还会导致“邻接性”权利(例如水权、矿权)的再生产。其六,“法律内卷化”是转型时期国家法与民间法“嵌合”实践的结果,也将有效推进中国“回应型”法治建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退耕还林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3年07期
2 吕祥熙;;林权客体的物权法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柳建闽;浅谈林权的共有关系[J];林业经济问题;1997年06期
4 王丽媛;;采矿权与林权的冲突与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5 胡家荣;十三年争议今划句号[J];中国林业;1994年12期
6 林旭霞;张冬梅;;林权的法律构造[J];政法论坛;2008年03期
7 ;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J];林业资源管理;2002年01期
8 周伯煌;;林权争议中的行政裁决方法研究[J];求索;2010年09期
9 周伯煌;雷小珍;;林权争议中的行政调解方法探析[J];行政与法;2009年01期
10 张秀丽,徐济德,魏建祥,东淑华;退耕还林的法律保障[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年03期
11 宋午子;;林权概念浅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3期
12 胡一鹏;肖琼霞;;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3 卓君;;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林副产品所有权司法问题研究[J];法学与实践;2011年01期
14 周训芳;吴晓芙;;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4期
15 徐本鑫;;论林权的法律体系与法律性质[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5期
16 孔祥毅;李红宇;;林权抵押贷款中若干基本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17 胡卫东;吴大华;;黔东南台江县苗族林权习惯法研究——以阳芳寨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8 刘宏明;;谈林权的法律性质[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9 张松;仲从涛;;林权流转与法律规定问题的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08年01期
20 张佩国;王扬;;“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择塘村水务工程中的水权与林权[J];社会;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浅析我国集体林权流转法律制度之完善[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林璐;;浅析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制保障——以福建林权制度改革为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周训芳;;农民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获得的林权及其物权法保障[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时旭东;;对林权制度改革促进铜鼓社会稳定的分析探讨[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万婧;;集体林权改革的环境法考察[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余凌帆;;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制度政策探析[A];四川省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产业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1年
8 黄国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要做到三规范[A];广西档案2010年第3期(总第99期)[C];2010年
9 邓海碧;;关注民生 服务人民——黔西南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初探[A];贵州省档案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A];新形势下林业机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扬;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D];上海大学;2010年
2 戴芳;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菡冰;集体林权资本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祖军;福建集体林权流转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丽媛;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冬梅;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周斌;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兰花;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仲维维;黑龙江省国有林权改革效果评价及配套政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珊珊;集体林权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欧阳丽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宋娟;我国集体林权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春孟;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浩;林权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李冬勤;现实条件下林权流转的制度设计[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7 吴炜;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践逻辑[D];山东大学;2010年
8 罗静;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中义;可持续发展语境下林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邓雯雯;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林改办;完善我市林权抵押制度[N];韶关日报;2010年
2 记者 苏洪峰 实习生 张杏红;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视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N];新乡日报;2010年
3 记者 赵秋女;市政协委员为深化林权改革建言献策[N];本溪日报;2010年
4 任俊莉 张艳龙;平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省级验收[N];德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林玲;我市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N];闽东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斌;灵台:林权改革100%勘界确权[N];平凉日报;2010年
7 卞莉;淳化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N];咸阳日报;2010年
8 王艳丽 黄雷;壤塘完成集体林权主体制度改革[N];阿坝日报;2010年
9 徐建辰;永和屯村林权改革盘活经济[N];通辽日报;2010年
10 郭剑峰;合索乡出台林权到户试点方案[N];忻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