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探讨
【摘要】:第一部分:2001~2002年天津地区8家医院内、外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调查
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死亡原因。抗生素在控制细菌感染与细菌性传染病及降低病死率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我国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十分普遍,加之医院内感染中的致病菌的特点,使细菌耐药性,特别医院内感染菌耐药性增多,因而,如何有效的遏制滥用抗生素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的势头,加强合理用药,是控制细菌性耐药及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临床课题。
细菌性耐药具有地区性的特点。医院感染与细菌性耐药密切相关。造成细菌性
耐药的因素众多。特别与某一地区抗生素投入量及耐药菌的水平传播等相关。
掌握本地区细菌耐药的特点,特别医院内、外抗生素耐药的特点,对抗生素的
合理使用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各地区,各医院细菌感
染的常见致病菌种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不相同,建立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每年收集一定数量的菌株,以统一的方法测定药物敏感性,能够全面了解地区
耐药动态,对有效的控制感染,制定抗生素使用规划及抗菌药物投入都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临床分离的医院内、外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
素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搜集天津市8所大型综合医院2001年3月一2002年3月临床感染病人分
离的3273株细菌进行药敏测定,同时判断菌株来源是否为医院内感染的患者。
使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医院内、外的致病菌耐药情况进行对比,
以观察两者的不同。
结果①3273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4.9%,阴性菌占75.1%。在革兰阳性菌
中,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而革兰
阴性菌中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
需要注意的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居革兰阴性菌的第5位。②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51.%和65.6%。医院感染株中MRSA的
比例高于社区分离株。③肠球菌中以粪肠球菌为主,但屎肠球菌耐药率高于粪
肠球菌。肠球菌耐万古霉素株占肠球菌的约l%。④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
菌产超广谱p一内酞胺酶(ESBL)发生率分别为29.7%和32.8%。医院内感染产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酶株高于社区感染株。⑤铜绿假单胞菌对头抱他咤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
26.8%和18.2%。⑥窄食嗜麦芽单胞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恶哇的耐药
率分别为巧.9%和7.7%。⑦绝大多数病原菌医院内感染株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
染株的耐药率,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应针对医院内、外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内的发生及耐药播散意
义重大。
第二部分: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分型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正常人的皮肤,肠道和呼吸道等组织,
可以引起人体多部位的感染。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严重医院内感染的条
件致病菌。据报道,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高达30%以上,而呼吸
道感染率最高,据病原之首。铜绿假单胞菌经常引起菌血症、肺炎、泌尿系感
染、烧伤感染和囊性纤维化继发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对多种抗生素及消毒
剂的广泛耐受性,并易于在医院的储水环境中生存。对医院中那些抵抗力下降
的患者,如烧伤的病人,进行气管插管的病人及长期住院的其他危重的病人,
极易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通过交叉感染或称为外源性感染,导致医
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控制或消灭传染源,可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铜绿假
单胞菌的血清型分型有助于追踪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血清型分型分布情况。
方法:搜集3家医院从2000年7月12日一8月12日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
共64株,应用国际铜绿假单胞分型,采用玻片凝集法,对铜绿假单胞菌分型。
结果:①64株菌中有62株获得分型,14个血清型中共有10个血清型,分型
率为%名%。②C医院以B,E,H,和I为主,E医院以C,C,和I型为主。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内科,ICU等不同科室以某一血清型为主,并发现了本院其中一个科室的一个
血清型的爆发流行。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国际血清型分型可用于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的初步分析。
必须严格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第三部分:泵抑制剂对耐哇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作用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对p一内酞胺类、氨基糖贰类等抗生素的天然或获得性多
重耐药特点。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使得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十分困难。哇诺酮类抗菌素是由奈咤酸发展而来的合成
抗菌药,它们都具有毗睫酮的共同结构,通过抑制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
阻断DNA的复制而产生抗菌作用。氟哇诺酮类更因具有抗菌谱广,良好的药代
动力学特性,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组织分布广等优点,广泛用于多种感
染的治疗。随着哇诺酮类的大量应用,临床耐氟喳诺酮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