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C6胶质瘤的CT灌注和病理对照研究
【摘要】:脑肿瘤虽然不是人类常见的肿瘤,但致死、致残率高;尤其是其中最常见的恶性胶质瘤,其预后从70年代以来几乎无改善。这充分反映了目前对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缺乏认识,因此不能进行有效干预。这也说明了当前加强对脑胶质瘤基础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和所有肿瘤组织一样,胶质瘤也可分为三部分:肿瘤细胞、间质组织和肿瘤血管。以往实验研究多集中在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的改变,近年来开始关注肿瘤血管生成,越来越认识到肿瘤血管生成对于胶质瘤的浸润生长、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性。
由于CT灌注具有扫描时间短,有相应灌注成像软件即可实施而无需添加设备,时间和空间分辨力高,技术简单易行等优点,因而促进了CT灌注成像的研究。
以往对胶质瘤的研究的观察多限于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病变多处于中晚期,缺乏连续性且不能用于活体研究,也难以预测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变化。利用动物模型可动态观察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明确胶质瘤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基础以及CT灌注参数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利用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通过比较种植肿瘤后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不同部位的CT灌注参数的变化,以及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通过比较肿瘤新生血管、宿主血管的管壁的厚度、管径的大小改变;VEGF染色阳性血管内皮细胞数的变化;VEGF表达与管壁的厚度、管径的大小的相关性;CT灌注参数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探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胶质瘤不同时期、不同部位CT灌注的特点,评价CT灌注成像诊断胶质瘤的可行性,评价种植肿瘤
|
|
|
|
1 |
陈高红;胡春峰;程广军;徐凯;高斌;;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的血流特征及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04期 |
2 |
伍炳华;郭文强;;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8年03期 |
3 |
杨敏;;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肾脏肿瘤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33期 |
4 |
韩雪立,韩亚君,董辉球,刘文烈;鼻窦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及窦外侵犯途径[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
5 |
曹立荣;;脑缺血梗死前期的CT灌注成像[J];医学综述;2007年08期 |
6 |
徐胜生,肖家和,周翔平,魏懿;腭部恶性肿瘤的CT诊断[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5期 |
7 |
周硕;林美福;陈彩龙;周庆伟;陈国宝;林羽;李君霞;;十二指肠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附13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4期 |
8 |
林纯钧;姚沛旭;许建生;陈卫鹏;郑锡元;;螺旋CT检查对胸段食管癌外侵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6年07期 |
9 |
李惊喜;廉宗澂;王林森;王宇;韩悦;孙鼎元;;CT灌注成像对骨巨细胞瘤潜恶性的识别[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3期 |
10 |
李秀元;李强;高金霞;公长春;;64排螺旋CT平扫输尿管重建对输尿管梗阻病变的诊断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1 |
李晓阳,张德江,赵林,李骥,邢国凤,胡文俭;特殊转移瘤的CT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年03期 |
12 |
李美珍;;CT检查在乳腺肿瘤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13 |
党业天;庞绍衡;陈燕萍;;CT在颌下腺肿瘤中的诊断作用[J];华夏医学;2010年02期 |
14 |
张朝辉;周建中;;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定位诊断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8期 |
15 |
王巍;张同;;40例胃癌的CT表现分析[J];黑龙江医药;2002年01期 |
16 |
王东;王吕浩;;螺旋CT对诊断乏特氏壶腹癌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6年03期 |
17 |
朱怀仕;戚文骥;张建华;丁学勇;陈恩龙;;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8年03期 |
18 |
要海勇;杜变梅;;腹膜后、大网膜血管外皮瘤CT表现——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罕少疾病杂志;2009年05期 |
19 |
李景春;视神经肿瘤的CT、MRI诊断[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6期 |
20 |
陈俊波;方文强;;多层螺旋CT多期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价值[J];临床医学;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