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的实验研究

韩力  
【摘要】: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上肢最严重的伤残之一,其治疗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领域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20世纪最后30余年,臂丛损伤的治疗才取得一定的进展,许多国内外学者通过神经移位修复和游离肌肉移植重建方法,能使上肢瘫痪的患者恢复抬肩、屈肘、伸屈腕甚至手的初步握持的功能。但可供移位的动力神经与受区神经的纤维数的比例为1:10,很难再找到可供移植的神经了。在这种情况下,脊髓水平的神经修复,即神经根回植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此,人们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利用撕脱的神经根脊髓回植的方法重建神经通路的完整性,以期恢复受伤肢体的功能。 目的:探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继发性变性死亡的规律;观察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脊髓内对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挽救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观察回植后的神经根的生长情况。 方法: 1.选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5%的水合氯醛麻醉下,进行颈4~颈6右侧椎板减压,于椎管内硬膜外撕脱颈5~颈6神经根。 2.实验组手术显微镜下将颈6神经前根回植入脊髓前角,用11-0无创线缝合2针,后根旷置,颈5神经根埋入肌肉。对照组将撕脱的颈5、颈6神经根埋入肌肉。 3.于术后2、4、6、8、12周,深度麻醉下取颈6脊髓和神经根标本,颈6脊髓作HE染色,观察脊髓前角细胞的形态学和数量的变化;颈6神经根作硝酸银染色,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 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涂致远;张文明;朱维钦;郑志竑;胡建石;;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在臂丛撕脱伤后相应前角内分化情况观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2 陈龙菊;李峰;刘娜;吴武田;陈华云;;臂丛损伤再生中GAP-4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02期
3 刘佛林;汪丽清;周丽华;袁群芳;吴国珍;吴武田;;EGb761促进臂丛根性撕脱伤运动神经元功能修复的多靶点机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张立群,张文明,朱维钦,林建华;大鼠不同类型臂丛根性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NOS的表达[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李方澜,周丽华,刘佛林,袁群芳,姚志彬;植物抗氧化剂TA9901保护臂丛撕脱后运动神经元的实验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年01期
6 宋卫东,罗永湘;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及肌肉中表达的变化[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7 韩成龙,张信英,杨群;根性撕脱的臂丛前根再植入脊髓的显微解剖[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8 周丽华,李方澜,袁群芳,吴武田,姚志彬;天然抗氧化剂减少神经根撕脱诱导的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运动神经元死亡[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3年04期
9 张文明,涂致远,朱维钦,林建华,郑志竑,林玲,胡建石;臂丛损伤神经干细胞脊髓前角移植后分化情况及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10 张文明;涂致远;朱维钦;林建华;;臂丛损伤后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对运动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11 杨成林,杨军,于淼舒,佟志刚;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实验动物模型[J];航空航天医药;2002年04期
12 李方澜,周丽华,袁群芳,刘佛林,姚志彬,吴武田;TA9901配伍EGb761对神经根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03年03期
13 陈龙菊;李峰;刘娜;司文章;吴武田;;臂丛损伤脊髓运动神经元与神经根GAP-43mRNA表达[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06期
14 张小雪;王斌;;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24期
15 孟庆萍,吴丽,于静;针刺为主治疗小儿臂丛神经麻痹28例[J];中国针灸;2001年09期
16 王彬,邓超,赵毓琇,胡昌华;家鸽臂丛和坐骨神经传入冲动在纹状体的投射[J];生理学报;1989年02期
17 孟昭纯;张德书;韩棣;吴效普;;臂丛的变异及临床应用解剖[J];解剖学杂志;1992年03期
18 陈德松,顾玉东,蔡佩琴,劳杰,陈亮;33例臂丛神经鞘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08期
19 武震,孙宇,刘晓化,季广义,吴焱,金湘家;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臂丛神经牵拉伤[J];中医药学报;1995年05期
20 潘玉印,武翠凤;穴位注射治疗臂丛神经损伤37例[J];中国针灸;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林俊;崔太安;吴德生;卢波;郑华;周绍勇;;膈神经移位与斜方肌转位一期治疗上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临床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家传;闫利峰;王亚琼;周丽华;;创伤后运动神经元nNOS基因的差异表达[A];2008年神经内分泌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郭阳;江新梅;;有机磷农药对运动神经元agrin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郑梅;樊东升;;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分布造成ALS中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易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吴以岭;;肌萎灵注射液对免疫性运动神经元损伤小鼠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水兴;张雪林;周倩静;刘杏元;;脊髓造影CT诊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7 卢爱莲;张爱景;刘麦仙;;精神分裂症伴发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会诊[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苏小红;;针灸加按摩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50例[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暨“针灸治疗痛症及特种针法”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4年
9 郑岚;;腹腔镜手术致臂丛神经损伤的探讨[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淑荣;戴亚美;郝秀兰;孙忠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CNTF的表达及针刺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景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臂丛根性撕脱伤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雷;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晓涛;神经干细胞与雪旺氏细胞共移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赵文静;大鼠喉运动神经元的呼吸功能和非呼吸功能的中枢调控[D];山东大学;2011年
5 周晖晖;运动神经元间突触联系的形态学,电生理,以及模型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6 王炳祺;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创伤性反应[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爱辉;穴位和经络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官士兵;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恢复肩外展功能术式改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赵东波;移植神经远端吻合口再处理后相关神经元GAP-43、Bcl-2和Bax的表达[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孙鸿斌;Ca~(2+)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力;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2 周强;臂丛神经根撕脱回植后应用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3 王伟;大鼠臂丛神经根生物力学特性及损伤后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4 许舸;镉对雄性大鼠脊髓下腰段运动神经元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胡悦育;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远隔部位F波影响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何晓欣;Osteopontin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过程中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7 吴斗;周围神经损伤后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8 刘克;大鼠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形态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9 涂致远;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干细胞移植存活分化及对受损运动神经元保护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10 李爱国;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根性修复与分支修复的比较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敏 编译;2008年重要基础医药研究成果回顾[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衣晓峰 陈英云 乔蕤琳;专家通过建立孤雌胚胎干细胞首次分化获得运动神经元[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研究室主任 雷蕾 整理 衣晓峰 陈英云 乔蕤琳;孤雌胚胎干细胞 成功分化运动神经元[N];健康报;2011年
4 孝文;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N];北京日报;2008年
5 ;两种天然抗氧化剂对臂丛根性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比较[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冯卫东;美将患者皮肤细胞转变成运动神经元[N];科技日报;2008年
7 李天舒;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有新法[N];健康报;2008年
8 靳晓方 冯磊;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术为上肢麻醉提供新路径[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孙国根;让瘫痪的手“复活”[N];健康报;2005年
10 王俊鸣;我学者用人类干细胞分化出运动神经元[N];科技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