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摘要】:背景:淀粉样变性是以淀粉样蛋白纤维沉积于各种组织的间质为特征,同时伴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引发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细胞外沉积的类同源不定形物质表明其病理类型的多样性。所有的淀粉样纤维在刚果红染色偏振光下呈现苹果绿色的双折射,在电子显微镜下以β-皱褶结构排列。已经明确有18种以上的蛋白可以导致淀粉样变,包括轻链免疫球蛋白,甲状腺素运转蛋白,急性期反应—蛋白A,纤维蛋白原Aa,脂蛋白A等。目前已经明确了淀粉样变的发生原因、组织损伤的机制及遗传性淀粉样变的机理等相关领域,提高了有效治疗该疾病的希望。心血管系统是最常见的受淀粉样变性损害的靶器官,50%的淀粉样变性患者心脏受累发生淀粉样物沉积,称之为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其明显特征为心脏僵硬,故称之为“僵硬心综合征”(Stiff heart syndrome),心肌丧失顺应性,心室充盈受限,表现为舒张功能受损,多数情况下,即使心肌已受到广泛浸润,收缩功能仍可保持正常。因此心脏淀粉样变性的最常见表现是限制性心肌病,它是限制性心肌病的典型代表及研究舒张功能障碍的天然模型。
目的:心脏淀粉样变性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障碍,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及彩
|
|
|
|
1 |
乌汉东,王春莲,蒋祖勋,严红;五例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01年04期 |
2 |
颜冬;;淀粉样变心肌病1例[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3 |
曾光盛;黄培菘;;淀粉样变性心肌病1例[J];实用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
4 |
舒砚文,廖玉华,王祥,李裕舒,冯义柏,郑丽端,杨秀萍;淀粉样变心肌病报告及文献复习[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7期 |
5 |
刘紫燕;邱原刚;;心脏淀粉样变性[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6期 |
6 |
黄燕莹;谭虹;;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双下肢浮肿[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1期 |
7 |
林茂蒂,李桃菜,刘建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淀粉样变性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
8 |
刘紫燕;邱原刚;陶谦民;史明娟;祝玉娟;王齐齐;;从胸骨下端疼痛病例谈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诊治[J];中国医刊;2008年05期 |
9 |
戴红芬;廖玉华;袁璟;付卿卿;曾淘;文建平;;淀粉样变心肌病的诊断思路[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01期 |
10 |
庞桂芬,吴瑞芹;呼吸道淀粉样变性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1 |
刘玉宁,王立红,马军;淀粉样变性肾病证治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年12期 |
12 |
徐晖;张军;李军;苏海砾;刘丽文;;原发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05期 |
13 |
张盾;;非典型骨淀粉变性[J];医学影像学杂志;1990年00期 |
14 |
李文治;;口唇活检在淀粉样变性诊断中的意义[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3年05期 |
15 |
顾峥,陈楠,任红,陈晓农,傅秀兰,郝翠兰,董德长;淀粉样变性的肾脏损害——附16例报道[J];上海医学;1998年05期 |
16 |
;原因未明的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10期 |
17 |
白艳玲;张春兰;赵丽;郑东庆;顾国忠;;肺淀粉样变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13期 |
18 |
徐珍;淀粉样变性所致的脾破裂[J];北京医学;1979年02期 |
19 |
费一坚;夏瑞南;;眼部淀粉样变性17例临床病理分析[J];眼科新进展;1990年03期 |
20 |
方俭生,苏景民,杨滨;原发性呼吸道淀粉样变性26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