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内肥素的克隆表达及与其结合短肽的筛选

刘新宇  
【摘要】: 内肥素(visfatin)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模拟胰岛素作用的肽类激素。内肥素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导致其自发现以来成为内分泌研究领域的又一研究热点。内肥素能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但与胰岛素在胰岛素受体的结合部位上存在差异。目前其确切生理作用和在胰岛素受体上的具体结合域并不十分清楚,是否存在其自身的特异性受体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为获得大量高纯度重组内肥素,本实验首先构建内肥素的高效表达系统。本实验采用Trizol法自人大网膜脂肪组织中提取内脏脂肪组织总RNA,并以之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人内肥素成熟肽编码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入pGM-T载体,并进行DNA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编码人内肥素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Xa上,并转化入E.coli M15[pREP4],进行融合表达。目的蛋白含6×His纯化标签,可以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吸附于Ni-NTA树脂层析柱,梯度增加冲洗液中咪唑浓度以除去非特异吸附的杂蛋白后,最终将目的蛋白洗脱,超滤离心法浓缩并初步纯化蛋白。随后经Xa因子酶切处理,去除融合标签,将融合标签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吸附于Ni-NTA树脂层析柱。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无误。蛋白表达条件经优化后,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2.634%,内肥素的表达量达到300mg/L培养基,属于高效表达,成功构建了内肥素的高效原核表达系统。目的蛋白只含有内肥素成熟肽序列,最终经纯化后的内肥素纯度为95.629%。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测定内肥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活性,证明实验得到的表达产物内肥素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具有生物活性,并具备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为研究与内肥素结合的多肽序列,将纯化后的内肥素包被于培养平皿上,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对噬菌体随机七肽文库进行三轮淘选后,表面展示有与内肥素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序列的噬菌体被富集。富集后的噬菌体最后被洗脱下来,随机对其中24个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根据DNA序列分析的结果,推断出与内肥素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模序。随后通过ELISA证实,所有经淘选获得的序列均能与内肥素发生特异性结合,且随噬菌体滴度的下降,在410nm的吸光度呈一定的梯度下降。根据对24个噬菌体DNA测序结果的比较,发现在这些序列中,AAKTPTE、ATTVPAS以及MSLQQEH短肽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有8个、4个和4个克隆。通过对己测序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AA(X)TPT(X)这个序列的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个序列很可能就是与内肥素相结合的多肽的最基本的模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玉峰;陈晨;;脂肪细胞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内分泌调节作用(英文)[J];生理学报;2007年03期
2 张红艳;卢立志;刘晓玲;;PBEF/Nampt/Visfatin——脂肪因子、蛋白酶、炎症因子?[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1期
3 詹莉莉;杨志秋;傅正伟;;肥胖与慢性炎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朝玉;;脂肪因子的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缪朝玉;;脂肪因子与心脑血管疾病[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3 蒋建华;肖永康;李秋桂;张宝;;血清脂肪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肖永康;李秋桂;张宝;蒋建华;;血清脂肪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5 王俏镟;徐璐;黎明;米杰;;青春发育过程中体脂含量、脂肪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郑奇军;;最新脂肪因子CTRP9促血管舒张作用及分子信号转导机制[A];全国第十二届心脏学会第十五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黎明;徐璐;米杰;;黑棘皮症肥胖儿童脂肪因子的分泌特征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徐闽;李红;;新诊断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何庆;冯靖;朱慧;李硕;牛文彦;陈宝元;;不同程度间歇低氧对大鼠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郑芬萍;尹雪瑶;吴芳;李霖;李红;;LXRs激动通过竞争RXRα拮抗PPARγ转录激活脂肪因子Adiponectin和Visfatin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宇;内肥素的克隆表达及与其结合短肽的筛选[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2 林颖达;脂肪因子在银屑病关节炎骨质破坏中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2年
3 陈雅琴;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对脂肪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李振作;脂肪因子VASPIN血清水平、表达调控及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吕慈;脂肪因子Sfrp5与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6 郑芬萍;LXRs激动对PPARγ转录调节脂肪因子表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林长青;糖脂平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因子与蛋白激酶B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丁百静;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易患性与脂肪因子基因SNPs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胡兵;腹腔镜可调式胃捆扎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董世芬;小檗碱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作用和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丽;脂肪因子apelin和chemerin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2 孔瑞;脂肪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瑶;清眩颗粒干预代谢综合征及其对脂肪因子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陆轶群;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石磊;妊娠期糖尿病血清和胎盘Apelin表达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6 郑杨杨;内脏脂肪素与2型糖尿病及早期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梁艳;内脏脂肪素及其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陈珊珊;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肪因子的变化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王兴洲;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hemerin基因表达变化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邓斌;LRP16基因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