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生物力学及影像学研究

雷新玮  
【摘要】: 目的:采用有限元理论分析不同大小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危险程度,探讨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危险临界值并结合影像学研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方法。 研究方法:一、正常人髋臼—软骨—股骨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1.选择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髋关节冠状MRI扫描,用MATLAB和ANSY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建立正常人髋臼—软骨—股骨头三维几何模型。2.分别对髋臼—软骨—股骨头几何模型的不同结构赋予相应的材料参数,并经ANSYS软件划分网格,建立髋臼—软骨—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3.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二、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1.建立不同大小即不同坏死表面积比例(5%、10%、15%、20%、25%、30%、35%、40%、45%、50%)及不同深度(5mm、10mm、15mm、20mm、25mm)坏死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50个。2.分别对各个模型施加人体正常行走时的载荷,分析不同大小、不同深度的坏死股骨头不同结构承载能力的变化及有效应力分布规律。3.对不同模型不同结构的有效应力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股骨头塌陷的临界值。三、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MRI研究:经我院MRI检查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22例,39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39个坏死股骨头的MRI表现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坏死区信号特点及发病部位,并测量每例坏死股骨头坏死区的体积及坏死区的表面积,分别计算出坏死体积比例和坏死表面积比例。对所有病例进行为期1.5~7年的随诊。对上述评定内容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股骨头塌陷的危险因素;对坏死灶表面积比例及坏死体积比例之间的诊断实验采用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取坏死表面积比例Youden index最大时的点,作为其预测股骨头塌陷的最佳临界点,确定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1.建立了髋臼—软骨—股骨头正交各向异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共89961个节点,448159个单元。计算结果显示最大位移发生在股骨头,最大应力发生在股骨颈,与文献及实际情况相吻合。2.正常股骨头软骨下骨板承载力占总承载力的59%,松质骨承载力占41%。3.当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后,软骨下骨板及松质骨承载能力发生变化:随坏死灶表面积的增加,软骨下骨板承载力越来越大,松质骨承载力越来越小。剩余的正常软骨下骨板承载力占总承载力的比例,从5%坏死表面积时的61%至50%坏死表面积时的76%。4.坏死区承载力很小,当坏死灶表面积达50%时,其承载力未超过总承载力的5%。5.病灶深度对正常软骨下骨板承载力比例变化影响很小。6.当坏死表面积大小一定时,正常松质骨和坏死区内部的有效应力随病灶深度增加变化不明显。7.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后,坏死灶边缘会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主要影响坏死灶周围的正常软骨下骨板侧。其所承受应力随着坏死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当股骨头坏死表面积比例达25%时,坏死灶周围软骨下骨板应力明显增加,因此25%左右的坏死表面积比例是股骨头坏死塌陷的临界状态。8.坏死灶深度一定时,随着坏死灶宽度(坏死表面积比例)的增加,坏死灶松质骨边缘亦会产生应力集中。临床病人的MRI影像随访研究显示:1.39髋中21髋发生股骨头塌陷,18髋未发生塌陷。2.股骨头塌陷结果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信号特点、部位、坏死体积比例、坏死面积比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信号特点、部位、坏死体积比例、坏死面积比例是股骨头塌陷的危险因素(按α=0.10的水准)。3.坏死表面积比例ROC曲线下面积为0.987,面积的标准误是0.013,95%置信区间为(0.961,1.013)。4.坏死体积比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面积的标准误是0.047,95%置信区间为(0.810,0.994)。5.坏死面积比例的最佳临界点为26.7%,能使真阳性率达到95.2%,真阴性率达到94.4%。Youden's index指数89.6。 研究结论:1.正常股骨头软骨下骨板承载力占总承载力的59%,松质骨占41%。2.股骨头坏死后软骨下骨板及松质骨承载力发生变化:随着坏死灶表面积的增加,剩余正常软骨下骨板承载力比例越来越大。当坏死表面积比例达到50%时,剩余正常软骨下骨板承载力占总承载力的76%。3.坏死灶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主要位于坏死灶表面正常与坏死软骨下骨板交界区。因此,股骨头软骨下骨板的坏死是股骨头塌陷的起始部位。4.坏死灶深度对股骨头软骨下骨板的承载力影响不大。5.预测股骨头坏死后塌陷,坏死灶表面积的大小较坏死灶体积准确。6.25%的坏死表面积比例是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危险临界状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从景哲;王志;;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01期
2 汪金平,杨天府;有限元分析在骨折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05年03期
3 汪正宇;刘祖德;王成焘;;有限元方法在脊柱侧凸生物力学领域的应用[J];脊柱外科杂志;2007年01期
4 江蓉星;高仰贤;;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的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程祝忠,陈君辉,席晓秋,冯斌,许国辉;导管灌注溶通术治疗5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西部医学;2005年02期
6 王义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7 王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克星[J];健康大视野;1994年09期
8 张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7年05期
9 高晓,乔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低场MRI特点[J];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06期
10 赵艳,来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比较[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芳;迟惠昌;高浩;;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2例分析[A];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袁浩;;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成自龙;;人体冲击生物力学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苏相平;苏相海;;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10例[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5 余金华;冀海峰;黄志尧;李海青;;电阻层析成像有限元分析若干技巧[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控技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张秀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药治疗近况[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唐国建;蔡体菁;祁立云;周百令;王寿荣;;环形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8 李林;李志宏;王志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刘玲利;朱素莲;杨万同;;当归注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轶;张林涛;任天令;刘理天;;压电微传声器的有限元分析[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杭;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晓辉;PDLLA Cage重建山羊颈椎节段稳定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刘展;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建模及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生物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欢;腰椎椎弓根钉充分加压固定术—促进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症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范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施斌;种植义齿两种设计及两种固位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龚跃昆;bFGF/BMP/脱抗原骨复合物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8 叶欣茹;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需求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梁栋科;血管内支架的加工及其力学性能的分析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杨立峰;油品市场特性分析及企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景伟;颅脑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及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吴青坡;微创减压术式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3 于金莹;大型桁架起重吊臂的应力测试与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郭海胜;基于板梁组合的自动扶梯有限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5 葛军;预应力砼结构的整体有限元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6 李小倩;复合矫治弓丝作用下牙颌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孙春鹏;柴油机整体式喷油器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陆云祥;钣金机床企业的PDM构架及其产品的有限元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9 张仕田;MRI在宫颈癌分期和治疗上应用的初步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赵绘萍;MRI在子宫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仲林;生物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分期[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3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股骨头坏死专科副主任医师卢文志主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4 杨步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5 ;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突破[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6 刘步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药治疗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黄盈盈;走出困境 向高尖端领域发展[N];福建科技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姜业庆;MRI布局中国人力资源市场[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王圣志 张道莉;西部大开发 安徽人才塌陷?[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10 郭豪;平衡疗法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N];河南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