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度联合T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疗效及对外周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36例Ib-IIIa期的NSCLC肺癌根治术后4周,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观察组)和单用TP方案(对照组)治疗各18例,共四个周期。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术后安全性,通过不良反应对比,特别是对术后组织愈合的观察评价其安全性。免疫组化染色观察Ki-67标记指数、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与疗效的关系。Ki-67标记指数:每张切片选取3个高倍视野,每个高倍视野记数100个肿瘤细胞。各视野的标记指数=各视野阳性细胞数/100×100%,每张切片的标记指数等于各视野标记指数的平均值。CD34阳性MVD计数方法:血管腔大于8个红细胞面积或周围有平滑肌的较大血管不纳入计数范围。低倍镜下选择肿瘤内微血管密集区(hotspot),400倍镜下记数,取5个视野的均值作为微血管密度。VEGF AB值法:(A)阳性细胞染色强度:0分=无染色、1分=浅棕色、2分=棕色、3分=棕褐色。(B)阳性细胞比例(阳性细胞数/肿瘤细胞总数):1分=阳性细胞数≤10%、2分=10%阳性细胞数≤75%、3分=阳性细胞数75%。近期疗效评估是每月检查胸部CT、腹部B超一次,并检测手术前和手术后每月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数量及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21-1的水平。结果Ki-67阳性表达为52.7%(19/36),Ki-67阳性中鳞癌腺癌,p值0.01。阳性组二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VEGF阳性率为66.7%(24/36), VEGF阳性的1年和2年生存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VEGF阳性病例1年和2年生存率小于阴性病例,但是无统计学意义。CD34阳性标记的MVD范围4-56条,MVD与分期有关,p值0.05。外周血CEC及CEA、NSE、CYFR21-1治疗后均有下降,第四周期治疗后观察组的CEC与对照组比较复发、转移的5例患者CEC数量由3.25±1.24/105上升至20.86±0.26/105,经治疗病情好转后下降至0.95±0.32/105。同期未出现复发、转移的31例患者化疗前后CEC数量由3.11±1.75/105下降至0.87±0.3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组无病生存时间延长,并有统计学意义。复发、转移患者CEC明显升高,经治疗病情好转后下降。NSE在术后化疗四周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97±1.85ug/L和12.96±1.39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并发症二组无差异,观察组中无支气管切缘及切口愈合不良发生。Endostatin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心脏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一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4.4%,二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77.8%。长期疗效尚待观察。结论VEGF阳性表达病人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近期疗效好,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肺癌术后4周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不影响术后组织愈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NSCLC较单纯化疗显示近期疗效上的优势、长期生存结果值得期待。CEC和肿瘤标记物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预测疗效指标。
|
|
|
|
1 |
郑青平;罗展雄;李旌;倪秉强;徐艺安;;血管内皮抑素联合GP方案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1年05期 |
2 |
赵晓晖;贾漪涛;王志敏;耿玮;刘斌;;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影像引导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效果[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0年06期 |
3 |
王季颖;蔡勇;;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21期 |
4 |
何伟星;叶伟成;李洪胜;王远东;王金龙;陈贵全;杨嵘皓;;VEGF、bFGF与血管内皮抑素在NSCLC治疗中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3期 |
5 |
谢秉煦;;小细胞肺癌时的组胺酶活性[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年08期 |
6 |
江庆平;;比顺铂更有效、更易于耐受的碳铂(Carboplatin)[J];国外医学情报;1985年17期 |
7 |
郑玉琰,陈达庄,许宏乾,孙昆良,高岩;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87年01期 |
8 |
白振明;对并用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的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1年01期 |
9 |
赵家美;廖美琳;徐扣凤;;MA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1993年04期 |
10 |
傅深,蒋国梁,王丽娟,钱浩,叶明,傅晓龙,赵森,何少琴,刘泰福;超分割放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临床Ⅲ期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4年04期 |
11 |
相洪琴;;突然戒烟可能是肺癌的征兆[J];国外医学情报;1995年08期 |
12 |
刘树旗,孙树岚,张建军;250例非小细胞肺癌死亡病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肿瘤;1996年S2期 |
13 |
陈玉蓉,廖美琳,赵家美,王慧敏,阎文晰;IVP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肿瘤;1996年S2期 |
14 |
张应潮,付彬玉,王谊,王华明,于晴,陈益;米托蒽醌、威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报告[J];肿瘤;1996年S2期 |
15 |
张应潮,付彬玉,王谊,王华明,于晴,陈益;米托蒽醌、威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报告[J];肿瘤;1996年S2期 |
16 |
;细胞角蛋白-21-1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标记[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6年04期 |
17 |
;气管、肺[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1997年03期 |
18 |
郑春秀
,李书权;不能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处理准则[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年01期 |
19 |
史建军,王兆武;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J];广州医药;1998年02期 |
20 |
王春波!150040,王瑞芝!150040,乔文波!150040;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综合治疗的前瞻性随机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