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拟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 IMT)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研究结果将为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选择50例在我院诊治的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受试者的血清脂联素、颈动脉IMT、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和血压。
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IMT、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TG)和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恢复不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功能恢复良好者(P0.05);颈动脉IMT、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G和收缩压显著高于功能恢复良好者(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颈动脉IMT(r=-0.557)、血浆同型半胱氨酸(r=-0.503)、TG(r=-0.346)和收缩压(r=-0.299)呈显著负相关;与功能恢复分级总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1)。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颈动脉IMT、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G和收缩压显著升高。血清脂联素、颈动脉IMT、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G和收缩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有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颈动脉IMT、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G和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与功能恢复分级总积分呈显著正相关。脂联素可能通过抑制同型半胱氨酸、纠正血脂紊乱和降低血压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
|
|
1 |
周清,谷旭红,李惠敏,闫振元,张桂芬,龚杏月;大剂量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研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6期 |
2 |
刘凯,范海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3 |
王娜莎,周劲;急性脑梗死的功能恢复与治疗时间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6期 |
4 |
周祖文;急性脑梗死药物溶栓治疗的某些进展[J];河北医药;2003年03期 |
5 |
张丽,李良;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
6 |
徐修廷,闻公灵;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
7 |
吴晓华,陶世行;低分子肝素加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4年12期 |
8 |
邵培宁;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附30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4年09期 |
9 |
徐左平,陈娣;普通胰岛素治疗63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3期 |
10 |
肖岩;脑电活动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1 |
王合森,李梅笑,洪潮鑫;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病人甲状腺功能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6期 |
12 |
方力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医药世界;2006年12期 |
13 |
郭雅聪;闫斌;郭月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1期 |
14 |
闫俊红;;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01期 |
15 |
周艳华;王素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年02期 |
16 |
欧书明;陈瑞芬;雷小平;;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08期 |
17 |
蒋功达;陈晓;段喜森;;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55例临床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18 |
李玉海;李润辉;;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S1期 |
19 |
任冬冬;;祛湿利水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年11期 |
20 |
赵辰生;王慧聪;;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