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班新超  
【摘要】: 目的 观察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MFH转移、预后的因素;探讨MFH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为评估MFH的转移潜能及预后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方法 1.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9年1月-2007年1月间确诊的MFH标本共121例,回顾性分析MFH的临床病理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与MFH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2.应用第一部分经手术切除、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的MFH标本6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FH组织中CXCR、SDF-1、PGK1。MMP7、CathepsinD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与MFH转移、预后的关系。 3.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2009年9月间新鲜冻存MFH标本共20例,通过Real-time PCR检测CXCR4、SDF-1、PGK1、MMP7、CathepsinD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它们在MFH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 1.MF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移、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1)分析121例MFH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显示:发瘤部位以下肢多见,占53.72%;原发瘤最大径平均为8.24cm;组织学类型以多形型居多,占86.00%;局部复发率为55.40%;淋巴结转移率为2.48%,血道转移率约30.58%,单器官转移以肺多见占37.50%,合并转移占25.00%,肺、骨、肝及合并转移占80.00%;中位生存时间为47.02个月,术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00%、49.00%、44.00%。 (2)分析121例MFH转移、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5cm、发生于腹膜后及腹腔、边缘切除、放疗的患者远处转移率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发生于腹膜后及腹腔、边缘切除、肿瘤最大径≥5cm、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患者死亡有关的因素是肿瘤大小(RR=2.740,P=0.005)和远处转移(RR=5.219,P=0.000)。 2.MFH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1)在有转移的MFH原发瘤中,CXCR4、SDF-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CXCR4与SDF-1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514,P0.05),CXCR4与SDF-1蛋白共同高表达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单纯高表达及共同低表达者(P0.05)。 (2)在有转移的MFH原发瘤中,PGK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CXCR4与PGK1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481,P0.05),CXCR4与PGK1共同高表达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单纯高表达及共同低表达者(P0.05)。 (3)在有转移的MFH原发瘤中,MMP7、CathepsinD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MMP7蛋白高表达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低表达组(P0.05)。 结论 1.肿瘤大小、发瘤部位及手术方式与MFH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肿瘤大小及有无转移是MFH独立预后因素。 2. CXCR4/SDF-1在转移组原发瘤中的高表达可能促进MFH的远处转移。 3.PGK1可能通过与CXCR4/SDF-1相互作用间接参与MFH的远处转移。 4. MMP7、CathepsinD可能通过基质降解参与了CXCR4/SDF-1介导的MFH的远处转移过程。 5. CXCR4、SDF-1、PGK1在MFH原发瘤中的共同高表达可能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玉林;刘志辉;赵于天;章国芬;金建荣;;P53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对食管癌预后意义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叶斌;早期浅表性大肠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内镜诊断[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4年03期
3 黄小让;赖日权;王卓才;田野;罗祝泉;;MTS1/P16、P53、Rb和增殖细胞核心抗原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1年01期
4 林隆;汤宏峰;肖凤春;顾伟忠;;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5 Lindelf B;Jarnvik J.;Ternesten-Bratel A. ;冯义国;;器官移植受者患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病死率和临床病理特征:瑞典的一项队列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9期
6 孟旭莉;莫文菊;谢尚闹;杨红健;李涛;邹德宏;丁小文;陈杰;;352例老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肿瘤;2007年03期
7 邝学军;刘晓飞;贺德龙;谢艳霞;;p53蛋白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8 范波;卞永生;黄晓辉;李荣;;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9年02期
9 吴道宏;吴洲红;吴本俨;王孟薇;;多原发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年01期
10 刘世宇;温世春;;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9期
11 高炳霞;王莉;魏南;;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14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06期
12 夏金堂;伍兆锋;李雯;陈连周;王花;赵杰;汪谦;;组织芯片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过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9年02期
13 温媛媛;杨志强;宋敏;李柏林;陈晓玲;徐曼;;乳腺癌中p-JN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14 周杭城;王志华;吴海波;陈晶晶;;韧带样型纤维瘤病21例临床病理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5 王永凤;韩建军;刘建霞;张艳丽;孙红燕;王建英;;ER、PE、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0年14期
16 任黔川;伍宗惠;李晓斌;;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年14期
17 刘艳;张文燕;王琳;王婷婷;许霞;刘卫平;;成人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9期
18 潘玉林;谢蕴;罗志谋;金晓龙;;腹膜后炎症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Rosai-Dorfman病的鉴别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19 杨书云;朱兴华;陈亚丽;何松;张建兵;;120例乳腺癌组织中HDAC-1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0 池圣亮;陈方兰;薛晓霞;张其春;林礼彰;;肾癌组织芯片中Surv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国;高艳景;王敏;许建民;陈建;赵幼安;;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与消化系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A];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宁建文;季峰;许国强;厉有名;王丽君;;265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内镜诊断价值[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3 陈英剑;孙晓明;胡成进;闻新棉;;乳腺癌组织KLK5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贾忠;金慧成;封光华;罗中尧;张健;郭智东;;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方法的选择[A];2004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丽君;宁建文;季峰;厉有名;;成人胃幼年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病临床病理特征及癌变趋势探讨(附9例临床病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邵喆;张文峰;;EphA2和VEGF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庄永泽;余英豪;王丽萍;陈建;;老年及老年前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福国;高艳景;王敏;许建民;陈建;赵幼安;;消化系肿瘤患者血清VEGF和Endostatin浓度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9 汤宏峰;潘存姆;裘明华;;罕见的人重度感染舌形虫病的临床病理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程爱兰;肖华斌;张杨;彭娟;唐海林;唐运莲;;Cathepsin 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泳;CD4~+CD25~+调节性T细胞、COX-2及NF-κB组成性激活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2 黄进丰;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规范治疗方法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马丽;中国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流行病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季峰;胃癌FAT10表达与突变p53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程爱兰;LCM纯化的NPC与正常鼻咽粘膜上皮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任玉兰;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和表观遗传学及Her-2基因异常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仇晓菲;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和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分子遗传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8 潘云;前体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同源盒基因HOX11L2,HOX11在前体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琦;干扰素-α调节肾细胞癌TP,TS和VEGF表达对5-FU化疗效果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张华伟;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班新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傅健飞;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杜丰;直肠和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侯旭;GP73在肝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杜彬彬;112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6 黄召;TRPC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2年
7 倪元峰;MMP-2和TIMP-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许建利;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韩晶;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COX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10 赵洪林;胃癌组织中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飞;乳腺癌治疗呈现新焦点[N];健康报;2008年
2 李颖;乳癌治疗新焦点:防止复发和远处转移[N];科技日报;2008年
3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首程治疗后远处转移和局部失败及其再程治疗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记者 刘肖勇;肺癌术后情况有了新的预测方法[N];广东科技报;2009年
5 徐述湘;乳腺癌治疗的长期管理尤为重要[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 王华听;浆得宁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7 衣晓峰通讯员 李华妍;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规律更明晰[N];健康报;2007年
8 教授 王振国;肺癌患者怎样选择化疗[N];大众卫生报;2006年
9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殷东风 秦海运 邢玉庆;肺癌的诊断 治疗 预防(上)[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卢育辉 谭允;缘何成为“广东癌”[N];广东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