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撞击综合征的MRI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尺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尺骨撞击综合征所致关节软骨软化程度的MRI分级以及对三角纤维软骨盘(TFC)损伤、退变程度的分级。
资料与方法: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15-80岁,平均41.5岁,其中左侧19例、右侧3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腕部尺侧疼痛,尤以尺偏疼痛加剧。手部屈伸及旋转活动受限,患手握力下降。采用PICKER公司0.23T开放式MR扫描装置,腕关节表面线圈,行冠状面、横断面及矢状面三维快速梯度回波(FE3D)序列T1WI、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反转恢复序列(STIR) PDWI及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扫描。取腕关节冠状位T1WI,尺桡关节中间层为标准,采用Gelberman的平行线法进行测量,确定尺骨变异阳性、阴性或中性。重点观察腕关节软骨软化的发生部位、软骨软化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及软骨下骨的信号变化,观察TFC损伤、退变的形态和信号特征,并计算各自损伤、退变的发生率。
根据56例腕关节软骨软化在MRI上形态、信号变化,结合软骨下骨髓及终板骨质信号变化,将关节软骨软化程度分为4级。I级表现为关节软骨形态正常,而软骨下骨髓出现异常信号,T1WI呈片状低信号,STIR呈片状高信号,信号边缘模糊。软骨下终板骨质可出现T1WI、STIR均呈不规则的低信号影。Ⅱ级表现为关节软骨形态不规则,但未见明显变薄,软骨内可出现小囊状病灶,T1WI呈囊状低信号,STIR呈囊状高信号。软骨下骨髓可出现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片状低信号,STIR呈片状高信号,信号边缘模糊;也可出现小囊性病灶,于T1WI呈囊状等低信号,STIR呈囊状高信号,囊周可见低信号硬化缘。软骨下终板骨质可出现T1WI、STIR均呈不规则的低信号影。Ⅲ级表现为关节软骨不规则变薄,Ⅳ级表现为关节软骨局部消失,Ⅲ、Ⅳ级软骨下骨髓可出现大范围异常片状信号,T1WI呈片状低信号,STIR呈片状高信号,信号边缘模糊;也可出现囊性病灶,T1WI呈囊状等低信号,STIR呈囊状高信号,囊周可见低信号硬化缘。软骨下终板骨质可出现T1WI、STIR均呈不规则的低信号影。Ⅳ级会出现关节面塌陷。将关节软骨MRI表现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关节镜分级按照Shahriaree标准。用Crosstabulation Symmetric Measures方法比较MRI与关节镜分级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
根据56例腕关节TFC损伤、退变在MRI上形态、信号变化,以及TFC损伤发生部位,将TFC损伤、退变程度分为4级。Ⅰ级:MRI表现为不与TFC关节面相关联的孤立斑点状高信号(STIR),TFC形态完整,TFC关节面缘光滑、连续,Ⅱ级:MRI表现为TFC内水平线样高信号(STIR),未达到TFC关节面缘,TFC形态完整,TFC关节面缘光滑、连续;ⅢA级:MRI表现为TFC内线样高信号(STIR)延伸至TFC关节面缘,TFC关节面缘毛糙或不连续。ⅢB级:MRI表现为贯通TFC中央部的高信号(STIR):ⅢC1级:MRI表现为TFC桡侧附着端弥漫高信号(STIR),形态不连续(T2WI):ⅢC2级:MRI表现为TFC尺侧附着端弥漫高信号(STIR),形态不连续(T2WI):ⅢC3级:MRI表现为TFC桡、尺侧附着端弥漫高信号(STIR),形态不连续(T2WI):Ⅳ级:MRI表现为TFC信号混杂(STIR),且整体形态不规则。56例TFC的MRI表现均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关节镜为准,计算MRI各级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尺骨阳性变异34例,中性变异12例,阴性变异10例。尺骨撞击综合征MRI表现为月骨尺侧面、三角骨桡侧面、尺骨关节软骨以及三角纤维软骨盘(TFC)不同程度损伤、退变,发生率分别为:月骨尺侧面94.64%(53/56),三角骨桡侧面85.71%(48/56),尺骨头关节面55.36%(31/56),TFC 91.07%(51/56)。
本组月骨尺侧面、三角骨桡侧面关节软骨软化(112处)MRI分级结果:正常11处;Ⅰ级24处;Ⅱ级57处;Ⅲ级17处;Ⅳ级3处。关节镜分级结果:正常16处;Ⅰ级20处;Ⅱ级48处;Ⅲ级25处;Ⅳ级3处。采用Crosstabulation Symmetric Measures方法比较MRI与关节镜两种分级结果具有一致性。
本组MRI显示TFC正常5例,关节镜下均未见破裂;MRI呈Ⅰ级6例,关节镜下均未见破裂;MRI呈Ⅱ级6例,关节镜下未见破裂4例,可见破裂2例(其中关节面破裂1例,中央穿孔1例);MRI呈Ⅲ级34例,(其中ⅢA级6例,ⅢB级11例,ⅢC1级8例,ⅢC2级8例,ⅢC3级3例),关节镜下未见破裂3例,可见破裂33例(关节面破裂或毛刷样7例,中央穿孔9例,桡骨附着端撕裂9例,尺骨附着端撕裂6例,尺、桡骨附着端均撕裂2例);MRI呈Ⅳ级3例,关节镜下均为整体形态不完整。以关节镜为准,MRI各级的准确率为:Ⅰ级100%(6/6);Ⅱ级66.67%(4/6);Ⅲ级86.11%(31/36);其中ⅢA级100%(6/6):ⅢB级81.82%(9/11);ⅢC1级100%(8/8);ⅢC2级75%(6/8);ⅢC3级66.67%(2/3);Ⅳ级100% (3/3)。本组总的准确率为86.27% (44/51)。
结论:
1、MRI可较好的显示尺骨撞击综合征所致的月骨尺侧面、三角骨桡侧面及尺骨关节软骨不同程度软化及TFC不同程度损伤、退变。可通过分析尺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了解发病机制、病因、及MRI在诊断中的价值。
2、MRI可较准确地将尺骨撞击综合征所致的月骨尺侧面、三角骨桡侧面及尺骨关节软骨软化进行分级,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3、MRI可较准确地将尺骨撞击综合征所致的TFC不同程度损伤、退变进行分级,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
|
|
|
1 |
高明能,梁碧玲,黄穗乔,叶瑞心,钟镜联;脊髓拴系综合征的MRI诊断评价[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7年02期 |
2 |
史学芳,张庆俊,张更申,田剑光,王增智;椎管内结核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1998年02期 |
3 |
赵薛旭,刘文,李作汉,狄晴,曹辉,陈月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血液流变学与MRI[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3期 |
4 |
陆建平,王莉,王飞,刘崎,田建明,王一,龚建国,金爱国,曾浩;肝脓肿的MRI分型和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年03期 |
5 |
张宏权,姜晓梅,杨晓娟;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例报告[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6 |
宋洪臣,安晓芳,赵国库,刘世文;颈椎间盘突出症牵引下MRI影象学的形态结构分析[J];中国骨伤;2001年02期 |
7 |
吴国祥!430060武汉,余绍祖!430060武汉,李承晏!430060武汉,李涛!430060武汉,牛琦!430060武汉,喻文莉!430060武汉,李茂进!430060武汉;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MRI表现[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年01期 |
8 |
王岚,蒋雨平;19例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
9 |
吕海波,肖壬川,陈敏亚;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在脑梗死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2年03期 |
10 |
陈敏,龙生发;椎动脉狭窄76例TCD频谱分析[J];四川医学;2002年07期 |
11 |
李瑞峰;吕建通;焦建民;宋文棉;;低场MRI诊断脑胶质细胞增生症11例[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20期 |
12 |
张承德;系统性红斑狼疮脑侵犯的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1995年01期 |
13 |
吴丽影,李茂胜;MRI对小儿椎管内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附3例报告)[J];医学影像学杂志;1995年01期 |
14 |
毛善英,陈伏庆;成人Arnold-Chiari畸形的临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1997年04期 |
15 |
牛汝朴,杜崇禧,苏晋生,吴慧芳;多发硬化症的MRI诊断及其误诊原因分析(附126例报告)[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1997年02期 |
16 |
袁明远,洪庆坚,肖湘生,贾宁阳,王晨光,贾连顺;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诊断(附12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年02期 |
17 |
江勇坚;129例脑出血MRI诊断与分析[J];华夏医学;1998年03期 |
18 |
赵志刚,张春玲,张春娥,文世林,索爱琴,史大鹏,马书平,齐田孝彦;多发性硬化脑部MRI增强病灶特征的研究[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8年01期 |
19 |
郭宗泽,江澄川;脑胶质瘤的血流改变与其病理生理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8年03期 |
20 |
赵合庆,傅渝;多发性硬化在MRI所见的脊髓空洞表现(附病例报告)[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