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100A蛋白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实验研究

李长优  
【摘要】:目的S100A蛋白家族主要参与多种炎症的病理过程,其中的部分成员还可能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本课题旨在研究S100A8/9蛋白是否参与炎症相关性角膜新生血管(CorNV)的发病过程,并进一步通过诱导形成新生血管的体外及体内模型,探讨S100A8/9蛋白在其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 方法我们用10-0尼龙缝线或化学烧伤的方法在Balb/c或C57B1/6小鼠角膜诱导两种CorNV模型,进行基因表达谱的芯片分析。在缝线术后不同的时间点,取材做病理切片来检测角膜基质部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RT-QPCR)的方法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基因进行验证性的测定,包括S100A家族中(S100A4、S100A6、S100A8、S100A9和S100A13),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转化生长因子β1和MIP-2),以及促血管生成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长有新生血管的角膜中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以及S100A8或S100A9蛋白的表达。在小鼠体内实施抗体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或S100A8中和的实验能够有效证明中性粒细胞和S100A蛋白在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S-CorNV)中发挥的作用。体外观察S100A8/9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增殖、成管、迁移能力的作用。体内采用Matrigel皮下注射的方法,通过对血红蛋白定量和HE组织切片的比较,从而验证S100A8/9蛋白对新生血管的促生长变化。 结果基因芯片分析显示,与正常小鼠相比,两种CorNV模型中的S100A4、S100A6、S100A8、S100A9和S100A13基因都有所上调,其中,S100A8和S100A9的变化最为显著。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在S-CorNV模型角膜中S100A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在术后第5天达到顶点。免疫荧光显示角膜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够分泌S100A8和S100A9蛋白。在诱导S-CorNV模型前一天进行中性粒细胞清除可以减轻发病的严重程度,并且减少了角膜新生血管中S100A8/9蛋白的产生,同时S100A基因和促炎症或促血管生成的基因上调的程度也有所降低。另外结膜下注射S100A8抗体也显着抑制S-CorNV模型中血管的生长和炎症的发展。在MTT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S100A8/9蛋白在10ug/ml的浓度下可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管。与单独应用Matrigel对照组比较,皮下注射含有S100A8/9蛋白的Matrigel中的新生血管生长明显,其中的血红蛋白含量高,局部浸润的炎性细胞较多,从而证明S100A8/9蛋白在体内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结论S100A蛋白参与了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病过程,尤其是S100A8或S100A9蛋白有可能作为有效控制该疾病病理过程的靶蛋白。同时,体内体外的实验也证明S100A8/9蛋白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实现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美玉,温任杰,郭丽,董世范;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复发情况的临床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9年03期
2 李维义;高晓唯;郭继华;任兵;;重组人内皮抑素两种给药途径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J];农垦医学;2008年03期
3 王文战;杨惠春;;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治疗硅油填充眼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新生血管[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8年09期
4 张伟;宋振英;;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发展[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0年S1期
5 聂维嘉;雍医英;胡艳平;;白细胞介素1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J];国际眼科纵览;1993年01期
6 黄雄高,艾明,邢怡桥,陈长征,叶美红,江双红,项奕,陈倩;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对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7 Sheppard Jr. J.D.;Epstein R.J.;Lattanzio Jr. F.A.;王海燕;;静脉应用双血卟啉醚后用氩激光进行光动力疗法治疗人角膜新生血管[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2006年Z1期
8 程琳;周善璧;;内皮抑制素与角膜新生血管[J];激光杂志;2006年04期
9 李慧;高晓唯;任兵;;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4期
10 孙昊;徐岬;冯军;;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CD 105的表达[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9年10期
11 高长凤,陈祖基;真菌产物FR118487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年02期
12 滕旭,孙旭光,王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及退化的相关性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2年03期
13 代震宇;李立;;角膜新生血管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4期
14 林志荣;张朝然;;VEGF可溶性受体sFlt-1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眼科研究;2008年03期
15 任杰,张美玉,董世范;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理与治疗[J];国际眼科学纵览;1986年01期
16 郑荣领,金秀英;角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学纵览;1993年03期
17 邬树敏;卢信义;;角膜上皮与角膜新生血管[J];国际眼科纵览;1985年04期
18 刘文,陈家祺;角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年06期
19 黄映湘;张风;李志辉;严伟;熊颖;;应用血啉单醚光动力疗法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J];眼科;2006年03期
20 李灵;席兴华;;角膜新生血管的药物治疗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霞;曹嘉英;余滕;;氩激光封闭角膜新生血管联合抗病毒治疗基质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对比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陈嘉宁;黄巧玲;姜文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中表达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峰;李长优;任胜卫;王宜强;;小鼠Mxra7基因在角膜血管新生过程中功能的初步研究[A];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陆培荣;李龙标;;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机制[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5 陈滨;柏林;马庆杰;;电离辐射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所致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6 ;江西瑞济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医结合眼科、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妍霞;激光温热效应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长优;S100A蛋白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3 商旭敏;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A771726缓释给药系统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冰;脂质体介导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转染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周金子;VEGF小干扰RNA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石磊;靶向Bcl-2小分子化合物纳米悬混液对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7 张朝然;VEGF和PDGFB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曾静;重组人血管抑素对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晓燕;重组内皮抑素及重组α-干扰素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成及肿瘤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10 赵军;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表达谱及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王军花;阿瓦斯汀不同的给药途径对兔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超微结构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1年
3 朱丹;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荆国利;贝伐单抗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石河子大学;2009年
5 诸凤娇;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暨南大学;2010年
6 高阳;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对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刘子彬;血管抑素溶液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8 高月;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9 刘丽苹;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角膜新生血管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林芳;Bevacizumab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抑制及其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梅;信息时代挑战眼睛健康[N];健康报;2002年
2 李凌松;角膜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N];科技日报;2002年
3 游向东;羊膜移植治严重眼部烧伤[N];健康报;2005年
4 ;FK506眼液防治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