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营养素补充对孕妇和中老年人群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处在边缘缺乏甚至缺乏的状态,尤其是处在特殊生理状态的孕妇和中老年人群,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而有研究证实,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是调节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妊娠期妇女随着胎盘发育成熟,胎盘富含的血管暴露于高氧分压,胎盘富含的线粒体在呼吸链中释放出大量的电子,使机体氧化应激增强,免疫功能受损。而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下降,氧化损伤加剧。因此,通过合理补充微量营养素,可以达到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健康的效果。本研究分别选取孕妇和中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补充铁、叶酸、视黄醇或维生素E(VE)等微量营养素,观察其对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作用。
首先选取妊娠中期(12-24周)妇女166名,根据其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分为铁营养状况不同的4组,收集各组孕妇红细胞,制备红细胞膜。通过检测红细胞膜SOD等抗氧化酶活性、MDA水平及膜流动性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铁营养状况孕妇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与非贫血孕妇比较,贫血孕妇红细胞膜SOD、GSH-Px活性下降,MDA水平升高;当孕妇Hb水平超过130g/L时,其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功能与Hb在110~130/L的孕妇无显著差别。提示铁营养状况改善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又进一步观察了补充铁及维生素A对贫血孕妇铁营养状况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妊娠中期贫血(Hb110g/L)妇女186名,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安慰剂(C组)、60mg铁(I组)、60mg铁+0.4mg叶酸(IF组)、60mg铁+0.4mg叶酸+2.0mg视黄醇(IFR组)补充2个月,分别检测各组孕妇Hb、血浆铁蛋白、VA、叶酸等营养状况指标及IL-2、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发现3个营养素补充组铁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IL-2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也明显提高。而且联合补充铁、叶酸和视黄醇组孕妇铁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均较单独补铁组改善效果好。可见,补充铁、VA等微量营养素可有效改善贫血孕妇营养状况,并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因此,我们又针对中老年人群易发生营养不良的生理特点,继续观察了补充VE对中老年人群抗氧化能力的改善效果。选取55-70岁的中老年人180名,随机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和100、200、300 mg/d VE补充组,干预时间4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和红细胞,同时制备红细胞膜。检测各组血浆SOD、MDA等指标,并分析红细胞溶血度及膜流动性。结果表明每天补充100、200和300mg VE组血浆VE水平明显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减少,而SOD活性也降低,但3组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每天补充200和300mg VE可有效降低红细胞溶血度,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
综上可见,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孕妇细胞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功能降低,随着铁营养状况的改善,孕妇抗氧化能力逐渐升高,细胞功能改善;当孕妇Hb≥130g/L时,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功能与Hb值在110~130g/L的孕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对贫血孕妇联合补充铁、叶酸和视黄醇比单独补铁更有利于改善铁营养状况,提高IL-2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对于中老年人群,每天补充100~300mg维生素E可有效减轻机体的氧化损伤,200~300mg/d VE还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膜功能。
|
|
|
|
1 |
张天成;;刁嘴巴漏掉“营养素”[J];山东劳动保障;2000年01期 |
2 |
徐亚芳;;孕妇孕期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J];福建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
3 |
Boglen John D et al
,杨建明;添加锌和其他微量营养素一年对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
4 |
谢博识;;让部分中国粮食先强化起来[J];新知客;2009年06期 |
5 |
Koeners MP;Braam B;vander Giezen DM;Goldschmeding R;Joles JA;黄晓斌;;成年高血压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围产期补充微量营养素可以改善高血压和蛋白尿[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10期 |
6 |
李芳生;;我生化学家参加日本微量营养素等学术活动[J];地方病通讯;1985年03期 |
7 |
张桂珍,刘霆,高申,郑德明,常颖,卜丽莎,杜珍武;微量营养素对1型糖尿病小鼠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年01期 |
8 |
李晓瑜;刘秀梅;王竹天;樊永祥;;微量营养素的风险评估[J];食品科学;2009年13期 |
9 |
糜漫天,朱俊东,韦娜,石元刚,黄国荣,郎海滨;牛磺酸及微量营养素对大鼠视网膜NOS表达及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
10 |
程义勇,王冬兰,李树田,耿占辉,洪燕,钱令嘉;补充微量营养素减轻应激损伤的实验研究[J];卫生研究;2004年02期 |
11 |
朴松兰,宋旸,张桂珍,常颖,杜珍武,干慧珠;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年01期 |
12 |
李蕊;金明;;微量营养素与糖尿病性白内障[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年01期 |
13 |
陈君石;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的防癌作用[J];中国肿瘤;1994年06期 |
14 |
糜漫天,黄国荣,石元刚,韦娜,杨家驹,陈学存,张晓萍;锌及复合微量营养素的营养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7年05期 |
15 |
李建端,赵卫星,赵勤,马丽萍,张惠芳,李红娅;微量营养素对致癌物诱发鸡食管癌过程的影响[J];营养学报;1998年01期 |
16 |
张桂珍,刘霆,高申,郑德明,卜丽莎,杜珍武;Se、VE、V、Cr对1型糖尿病小鼠脾脏细胞因子抗原表达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2年04期 |
17 |
罗贤懋;魏慧娟;胡国刚;毛宝霖;董金堂;;微量营养素与云锡矿工肺癌预防研究[J];中国肿瘤;1993年06期 |
18 |
伏新顺;;微量营养素并非人人皆宜[J];家庭医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
19 |
葛可佑,常素英;中国居民微量营养素的摄入[J];营养学报;1999年01期 |
20 |
葛可佑,常素英;中国居民微量营养素的摄入[J];营养学报;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