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缬沙坦与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前臂动脉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王咏梅  
【摘要】: 目的 比较缬沙坦与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血管紧张素ⅡATl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进行治疗6个月,采用肱动脉超声和上臂反应性充血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观察指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接受缬沙坦或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血压均明显下降。②缬沙坦组的肱动脉管径(0.38±0.08 vs 0.42±0.07cm,P<O.01)、血流速度(9.90±3.45 vs 24.22±6.44cm/SP<0.05)、血流量(1.11±0.60 vs 2.10±0.67ml/s,P<O.05)、扩张性(27.32±8.45 Vs 33.20±9.88 1/mmHg.10~(-5),P<O.05)明显增加,血流阻力(122.3±50.1 Vs 73.24±29.8mmHg.s/ml,P<0.01)、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041±0.008 vs 0.040±0.009cm,P>0.05)无明显变化;而美托洛尔组反而血流阻力增加(120.2±78.6 vs 123.1±65.5mm Hg.s/ml,P>0.05),肱动脉血流速度(10.12±5.O1 vs 8.91±3.22cm/s,P<0.05),血流量(1.18±0.77 vs 1.07±0.56ml/s,P<0.05)明显降低,扩张性(28.78± 中文摘买 一 8.98 vs 27.32t9.且 11/mmHg.10-二 P>0.05)、肮动脉管径(0.3910.07 vs o.39刊.07cm,D0.05)、肮动脉内膜中层厚度(o.o40扮.009 vs 0.040刊.008Cm,P叩.05)无明显变化。③在反应性充血状态下,濒沙坦 组的肪动脉管径(0.42f0.01 vs 0.45t 0.01cm,P<0.01)、血流速度 (77.12120.23 vs 106.34土24.92cm/s,P<0.05)、血流量(11.15士5.50 vs 17.42士7.02ml/s,P<0.05)均槽加,血流阻力(8.25全2.84 vs 7.14t2.80mmHg.s/ml,P<0.05)降低;而美托洛尔组的血流速度 (78.43123.88 vs 72.64123.34cm/s,P<0.01)、血流量(且二.88t3.71 ys 9.32士2.20NI/S,P<0.05)降低,血流阻力(8.65士3.12 ys 8.83韭 3.82mmHg.s/。l,P>0.05)、肮动脉管径(0.43t0.01 vs 0.43t 0.03cm,P>0.05)无明显变化。 结论 颁沙坦与美托洛尔有相同的降压效应;原发性高血压经长用 治疗,颂沙坦可以改善前臀动脉的级冲功能和内皮功能,而美托洛尔无 此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海霞;;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43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6期
2 张宝钧;洪冰;;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6期
3 郁秀芹;杜青英;;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6年10期
4 邢智华;;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7年23期
5 张祖杰;;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7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0期
6 严士荣;郭维军;;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2期
7 张晓琴;于海霞;;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衰132例临床观察[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姚瑞洲,杨道俊;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贺红祥;;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20例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07期
10 姜俊峰;;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舒张型高血压60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年06期
11 沈兵;;美托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17期
12 葛冬梅;;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6期
13 王晓;牛燕卿;武卫红;;缬沙坦、美托洛尔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2期
14 王五保;吉信宾;冯希云;徐玉欣;;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6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09期
15 庞明阳;崔芳;马慧文;;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09期
16 李德祥;;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35期
17 刘晓红;来春林;冀友瑞;王东霞;;缬沙坦和美托洛尔对心肌梗死后大鼠钾通道Kv9.X基因表达的不同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9期
18 李轶;;联合用药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临床应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1年08期
19 韩荣萍;;缬沙坦、美托洛尔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17期
20 李沅洲,谭白桦,骆旭棠,陈爱文;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琴;廖声静;;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2 王艳军;赵立;刘香;;美托洛尔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肺功能的影响[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孙静;钱安斌;;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浆脑钠尿肽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4 桑海强;袁洪;;基因导向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成本-效果评估[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5 顾北音;李京波;朱伟;李帅;余涛;魏盟;;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房重构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万发银;夏宁邵;汪家瑞;张军;;美托洛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张代民;刘志华;王蕾;李红霞;曲辅政;韩莲花;蒋廷波;宋建平;杨向军;蒋文平;;美托洛尔对肥大心室肌细胞T型钙通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李振魁;祝善俊;黄岚;田颖;于林君;周裔忠;王江;;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9 徐庚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2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10 李振魁;祝善俊;黄岚;田颖;于林君;周裔忠;王江;;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伟;非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的降血压、心率及升高血脂作用影响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刘晓红;心肌梗死后大鼠钾通道Kv9.X基因表达变化及药物干预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董炳庆;糖尿病兔心肌梗死后瞬间外向钾离子通道的变化及缬沙坦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白然;缬沙坦和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利军;斑马鱼心脏毒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美托洛尔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6 李振魁;β肾上腺素受体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7 程康;骨髓内皮祖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冠心病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8 王文刚;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9 王蕾;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降压药反应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代民;辛伐他汀、美托洛尔对肥大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和钙电流的影响及分子机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咏梅;缬沙坦与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前臂动脉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2 陶晓春;缬沙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3 李群;缬沙坦对经治慢性肾炎患者的尿蛋白及血清TGF-β1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4 孙少俐;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5 刘丽丽;短期过量饮酒对大鼠心肌损伤及缬沙坦保护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弘;高血压患者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浆ET和CGRP的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7 王立宏;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室重构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8 杨乃宁;缬沙坦对JNK通路和Caspase-3在糖尿病鼠肾中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张宛哲;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姚恩辉;缬沙坦对高血压大鼠血管结构、功能及pro-EGF mRNA表达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福;警惕口服美托洛尔所致浮肿[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陶春祥;美托洛尔对心脏的损害[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王建新;缬沙坦[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4 特约撰稿 蔡德山;我国缬沙坦仿制风生水起[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张贵生 陈湘清 李隆贵;麝香保心丸可与美托洛尔取长补短[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 朱国旺;缬沙坦可减少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驻沪记者 魏赟;缬沙坦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N];医药经济报;2010年
8 李菊香;缬沙坦可治疗早期Ⅱ型糖尿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华文;缬沙坦 获准治疗心衰[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记者 徐述湘;缬沙坦可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