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金华,张乐鸣,刘东海,张顺;女性乳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测定[J];现代预防医学;2003年03期 |
2 |
李虹,杨宇如,李锦秀,魏强,谢初荣;383例男性血清PSA测定影响因素及其临床价值分析[J];华西医学;1999年01期 |
3 |
徐则乔;PSA在前列腺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2年01期 |
4 |
程艳杰,陈洁;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5 |
邢彦康,杨堃,陈炳,江奂;慢性前列腺炎血清PSA浓度改变及临床意义[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
6 |
李元杰,张国平;泌尿系肿瘤患者血清PSA的IRMA检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 |
7 |
张淑群,杨文彬,强水云,李妙羡,纪宗正;血清T-PSA和F-PS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英文)[J];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2004年01期 |
8 |
曹桂兰,马秀芬;前列腺特异抗原增高与前列腺癌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1年01期 |
9 |
张升勤;;PSA检测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36期 |
10 |
艾金霞,曾常茜,张逢春;人类腺体激肽释放酶2的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1 |
冯炜;;PSA检测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22期 |
12 |
刘佃成;血清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与前列腺癌的诊断[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年05期 |
13 |
刘兆伟,王泽佳,石冠荣;前列腺癌140例诊断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
14 |
沃银花;医用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的选择[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年03期 |
15 |
李颂;PSA及其相关指标的应用[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8年04期 |
16 |
施国伟,何家扬;前列腺检查对PSA、fPSA的影响研究[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年02期 |
17 |
邰庆拼,王志蕙,谭真;药物介入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05期 |
18 |
潘静;改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的几种方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年01期 |
19 |
侯龙敏;谢有兰;;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PSA测定的临床价值[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
20 |
高正洪,朱燕兰;不育男性精浆四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与不育关系的探讨[J];中华男科学;199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