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棉织物耐久阻燃整理优化研究

丁芸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穿着舒适的棉织物需求量日益增多,对织物整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世界每年由于织物而引起的火灾约占世界总火灾量的40—50%,因此加快对织物的阻燃整理意义非常重大。目前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剂主要是Pyrovatex CP以及CFR—201,虽然其阻燃效果比较好,但是普遍存在着整理后织物上游离甲醛过高,以及以后的服用过程中释放甲醛的情况。如何减少游离甲醛含量,使整理后织物的性能越来越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一直以来是染整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 本课题主要就是为解决此问题而对现在所用的CFR—201型阻燃剂和三聚氰胺交联剂进行了优化处理,使用CFR—201的前期中间体和甲醚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来代替原来的阻燃剂和交联剂以降低甲醛的含量。通过合成二甲氧基膦羧基丙酰胺和六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并对实验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最终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并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试,然后对合成的阻燃剂、交联剂进行了应用,讨论了阻燃工艺变化对棉织物各项性能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了合适的阻燃处方和工艺。结果发现,优化工艺后的阻燃性能与使用CFR—201的性能相同,而且,实验室小试和中试合成的阻燃剂对棉织物的阻燃效果也是一样的,能够达到阻燃的要求,各项指标也达到了要求:撕破强力保留率在80%左右,折皱回复角大于240度,炭长6cm左右,白度下降8.5%左右,整理后织物较柔软,特别是整理后织物上游离甲醛的含量比以前的阻燃剂CFR—201大为下降,水洗后只有86ppm,比原来的未改性阻燃剂的180ppm下降较多,基本上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标,并且对于棉织物阻燃整理从实验室迈向工厂大规模应用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桂霞;新型交联剂DS对纯棉织物树脂整理的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4年05期
2 ;棉织物免烫整理技术交流会[J];印染;1997年05期
3 周兴;;环保树脂整理的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年04期
4 危想平,安从武;纯棉织物超低甲醛抗皱免烫整理[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高华,徐为群;棉织物的超低甲醛树脂整理[J];印染;2003年02期
6 危想平;;棉织物免烫整理催化剂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9年02期
7 刘玉勇;孔令红;朱泉;郭玉良;;异噻唑啉酮类抗菌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J];印染助剂;2009年10期
8 危想平,陈文珍,苏开第;低温潮交联抗皱免烫整理[J];印染;2004年04期
9 邓炳耀;高卫东;姚静;卢哪;;壳聚糖抗菌整理棉织物的研究[J];纺织学报;2006年02期
10 戴晓红;吴赞敏;李昕;张洪昆;;纤维素酶整理对棉织物湿舒适性能影响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1 金志辉;邢建伟;;精练酶T115I在纯棉织物练漂工艺中的应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06年02期
12 邓一泉;刘夺奎;汪季娟;顾振亚;;一氯三嗪-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3 邵阿娟;王海云;张幼珠;;膨胀型阻燃剂整理棉织物的阻燃及热裂解性能[J];印染助剂;2007年11期
14 李玲;薛旭婷;王振华;何瑾馨;;壳聚糖衍生物在活性无盐染色中的应用研究[J];印染;2008年20期
15 刘昭雪;陈光杰;何依利;;棉织物茶皂素前处理工艺[J];印染;2009年17期
16 郑春耕;;超级仿蜡印花[J];印染;2009年22期
17 吴汉金;;织物几何结构概念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3期
18 张光焕;;棉织物的起绒及生产中的一些经验[J];北京纺织;1984年06期
19 王裕中;棉织物的生物精练技术[J];上海纺织科技;1997年05期
20 储九荣;耐水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J];粘接;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平;王仑;王炳;隋淑英;;纯棉织物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研究[A];2006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平;王仑;王炳;隋淑英;;纯棉织物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研究[A];第六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侯燕;唐人成;;壳聚糖/柠檬酸对棉织物的防皱防臭整理[A];“润禾杯”第八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成辉;祁珍明;姚琴;;棉织物柠檬酸防皱整理研究[A];“闰土”杯第四届中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宋曲一;戴飞;崔维怡;庞远英;;纯棉织物的抗皱免烫整理[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冯仑仑;王雪燕;庄小雄;李维;方虹天;陈晓娇;庞明军;;棉织物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前处理工艺研究[A];“闰土”杯第四届中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卿凤翎;孟卫东;邵徽;;防水、防油、防污与抗皱(抗菌)性能合一助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A];2003“中大洁润丝杯”全国中青年染整工作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董朝红;吕洲;朱平;展义臻;吴丹;;用于棉织物转移印花的C.I.分散蓝56改性研究[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旭;贺良震;张炜栋;;棉织物轧染色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A];“第五届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显方;姚海伟;;包芯柔体纱棉织物性能分析及产品开发[A];第十七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琦;基于多元羧酸的棉织物溶胶—凝胶法耐久拒水整理[D];东华大学;2011年
2 薛旭婷;壳聚糖衍生物在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净洗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09年
3 阎贺静;酶去除棉织物中非纤维素杂质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策略[D];江南大学;2009年
4 董绍伟;酶的热稳定性研究及其在棉织物退浆、精练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09年
5 马海青;棉织物组织结构因素与防皱整理效果的关系[D];东华大学;2005年
6 袁霞;超细炭黑水性分散体系的制备及染色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7 高宇;疏水疏油含氟硅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8 吴赞敏;棉织物环境友好型生物—化学法超柔软整理及模糊专家评估系统的开发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9 周立亚;针织物的热湿传递及其对运动中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D];东华大学;2007年
10 张峰;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及对棉纤维的功能化改性[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芸芸;棉织物耐久阻燃整理优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王怀芳;无甲醛棉用耐久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D];青岛大学;2005年
3 孟春丽;棉织物化学改性及其染色工艺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曹建达;棉织物手感评定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5 靳霏霏;含氟环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棉织物阻燃整理应用[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杨甫生;纳米粉体制备及其对棉织物抗紫外整理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浩;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有机硅对棉织物多功能整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8 汪季娟;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及其在除臭整理中应用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9 任春莲;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D];青岛大学;2006年
10 曹雪;果胶酶酶活测定方法的探索及其在棉织物精练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韩国棉织物进出口增加[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2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朱北娜;出口稳步增长 表现各有不同[N];中国纺织报;2006年
3 吴楠;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空气质量大检查[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朱北娜;棉纺织面料的产品创新[N];中国纺织报;2006年
5 卞君君;浙江出口服装八成未过生态关[N];国际商报;2003年
6 孙建杰;上市线缆和胶黏剂一半以上存在问题[N];中国建设报;2008年
7 章杰;溶胶凝胶用于后处理[N];中国纺织报;2005年
8 记者 梁莉萍;青岛金海贝推出生态鲁锦织物[N];中国纺织报;2005年
9 方文;橱柜环保与否不能单看E0[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小晓 译;日本7月棉丝进口量同比下降33.3%[N];中国服饰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