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土壤和大气颗粒物中含氯有机物污染物的研究
【摘要】:有毒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含氯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等,因其具有难降解性,生物累积性和潜在毒性等特点,他们在环境中的残留,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了解此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残留水平,在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防治工作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论文以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方法为基础,采用传统的索氏萃取前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7种多氯联苯(PCBs)和13种有机氯农药(OCPs)共计20种目标物质的痕量分析方法,并分析研究了青岛地区土壤和大气颗粒物中的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残留情况。
土壤样品共采集了青岛所辖十个区市的表层土壤样品60个,采样点选在农田、菜地和靠近公路两侧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总的PCBs的含量水平在3.06—14.88 ng/g之间,平均含量为8.04ng/g。总的OCPs的残留水平介于5.07—87.77ng/g之间,平均值为32.58ng/g,其中∑HCHs占总OCPs的12.31%,∑DDTs占总OCPs的81.37%。DDT及其代谢物是青岛土壤中残留的主要有机氯农药。
与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相比较,该地区土壤PCBs和OCPs污染较轻。经过分析本地区土壤中PCBs的主要来源为大气的输送和沉降;六六六和DDT主要是过去的残留,不存在六六六的新污染源,但仍有少量的DDT或含DDT杂质的农药输入。
大气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在青岛大学从2005年1月至12月共计180个样品。青岛市区大气颗粒物中的总有机氯污染物的含量范围为28.64-53.59 pg/m~2,年平均值为41.40 pg/m~3,主要的有机氯污染物为DDTs,PCBs,HCB,HCHs和艾氏剂,其总量分别占40.0%,17.6%,17.2%,13.9%和7.5%。并且总有机氯污染物的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
大气颗粒物中PCBs的含量范围:5.22-8.58 pg/m~3,年均值为7.32 pg/m~3。发现总PCBs浓度季节变化不很明显,PCBs表现出低氯优势,随着氯数的增加,高氯PCBs含量降低。
大气颗粒物中OCPs含量范围为:20.58-46.8 pg/m~3,年均值为34.07 pg/m~3。主要的有机氯农药为滴滴涕及其代谢物,六氯苯,六六六和艾氏剂,分别占到了总OCPs的48.6%,20.8%,16.9%和9.2%。
同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相比较,青岛市区大气中PCBs的含量与国外的同类区域水平相当,都在同一个数量级:在国内,稍高于珠江三角洲背景区,但远远低于典型污染区。OCPs在国内属于中等污染水平,但明显高于国外的污染水平。
通过进行数据分析及调查,初步判断青岛市区大气颗粒物中的PCBs主要来
|
|
|
|
1 |
林国珍;大气颗粒物的表征研究方法[J];干旱环境监测;1988年04期 |
2 |
王彦,侯春芳,胥学鹏;在线树脂富集-AAS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铅的研究[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年03期 |
3 |
董淑萍,金祖亮,李玉琴,竺迺愷,徐晓白;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中硝基多环芳烃与多环芳烃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3期 |
4 |
顾永祚;叶毓琼;陈敦和;王永明;陈攀江;;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研究[J];四川环境;1989年04期 |
5 |
;不同排放源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率的定量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1990年04期 |
6 |
孙庆瑞,王美蓉,王彤文,林俊;大气颗粒物对酸雨的作用[J];环境化学;1991年01期 |
7 |
王丽文,王云艳;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及地表土中阴离子的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1993年03期 |
8 |
刘咸德,贾红,齐建兵,张冀强,马倩如;青岛大气颗粒物的扫描电镜研究和污染源识别[J];环境科学研究;1994年03期 |
9 |
王琳,张峰,陈建民;大气颗粒物及氧化物对CS_2的催化氧化作用[J];中国科学B辑;2001年04期 |
10 |
陈昌国,詹忻,李纳,孟梅,叶晓红,刘远立,秦茂钊,朱彤;重庆城区大气颗粒物的元素、离子及物相组成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
11 |
李晓,杨立中;成都市东郊TSP及Pb、Cd、Hg、As浓度日变化规律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3期 |
12 |
张逸,陈永桥,张晓山,周家斌,王铁冠;北京市不同区域采暖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J];环境化学;2004年06期 |
13 |
杨绍晋,杨亦男,陈冰如;中子活化技术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0年02期 |
14 |
杨友明,张辰,周春玉,张增全,王家贞,兰嗣国,彭洪俊
,朱雷
,于宝善
,李永远;承德市大气颗粒物中有害化学成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0年04期 |
15 |
刘英锋,陈涛;大气颗粒物粒度分布规律的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1993年03期 |
16 |
籍静钰,李萍;包头市区大气颗粒物中硫酸根等四种阴离子含量水平及特征的研究[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7年04期 |
17 |
刘文霞,肖天存,王秀红,王淑仁;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及自由基的检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18 |
李瑞琴,张增全,施钧慧,刘咸德,虞统;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的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
19 |
谢华林,张萍,贺惠,蒋宏伟;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上的形态分布[J];环境工程;2002年06期 |
20 |
李立波,谢华林,蒋宏伟;室外大气颗粒物中痕量砷和锑测定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