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包埋材料不同的配比和不同升温方法对铸造冠精密度影响的研究

陈宇  
【摘要】: 目的:探讨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不同配比和不同升温方法对铸造全冠精密度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较为合适的包埋材料和方法,提高铸造精密性。方法:以磨牙为研究对象制作锥型黄铜帽状试件,轴向聚合角为6.8°,采用90°、宽1.0mm肩台。以相应的圆柱型黄铜管控制熔模的高度、厚度,高度差为1.8±0.1mm。用石蜡油涂于模具内作为分离剂。将模具内外两部分套在一起,用大蜡勺熔化嵌体蜡,待蜡熔化后注入模具内。待蜡降至室温后将模具内外两部分分离,得到全冠蜡型。采用无圈包埋法包埋,共包埋40个蜡型,分别为:1.Bellavest快速包埋材料混合液中专用液的比例分别为60%、80%、100%采用包埋后0.5小时快速升温法焙烧;2.Bellavest快速包埋材料专用液80%包埋后0.5小时快速升温法、包埋后放置1小时、24小时慢速升温法焙烧;3.Pro-vest快速包埋材料混合液中专用液40%包埋后0.5小时快速升温法、包埋后放置1小时、24小时慢速升温法焙烧。高频离心铸造、喷砂、就位。用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取得铸件与模具的间隙模型,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硅橡胶膜的厚度并拍摄,用金相检验软件系统测量硅橡胶膜的厚度即可得到铸件与模具的间隙值,在硅橡胶代型项面、轴面距顶面1毫米、轴面距肩台1毫米处分别取点测量硅橡胶膜的厚度;将铸件在模具上就位,用金相显微镜采集图像并测量铸件的边缘浮出量。结果:Bellavest包埋料混合液中专用液的比例分别为60%、80%、100%快速升温法三组中,硅橡胶膜的顶面厚度、金属边缘浮出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轴面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ellavest快速包埋材料专用液80%、Pro-vest快速包埋材料混合液中专用液40%不同升温方法比较顶面厚度、轴面厚度、金属边缘浮出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不同配比对铸造全冠的精密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不同升温方法对铸造全冠精密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相同条件下Bellavest包埋材料的铸造精密度高于Pro-Vest包埋材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颖,李建华,白保晶;一种铸造全冠熔摸的制作方法[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6年01期
2 莫弼凡!广西541001;铸造全冠蜡型制作新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S1期
3 汪厚希,李晓红;改良铸造全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2年04期
4 陈才香,黄建生;磨牙完全劈裂后的分根铸造全冠修复[J];广东医学;1999年06期
5 卢越;铸造全冠治疗磨牙残冠的体会[J];口腔医学;2000年04期
6 莫弼凡!541001广西桂林,谢双文!541001广西桂林;铸造全冠三种龈缘设计的牙龈指数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7 潘薇,沈红,吕学芹;铸造全冠在磨牙缺损修复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03年06期
8 富春时;铸造全冠修复后牙纵折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吴永焕;李南德;;涂膜法防止铸造全冠咬合增高[J];口腔医学研究;1991年04期
10 段义峰,张志勇,张珍,许少平,巢永烈,谢德操;后牙纵裂铸造全冠的保存治疗修复[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11 张银安;;锤造和铸造全冠临床应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年02期
12 陈兵;桩冠─—铸造全冠联合修复体的临床应用[J];广东牙病防治;1994年02期
13 方轶玲;黄庆丰;;后牙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5年04期
14 孟燕;;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缺损的金属全冠修复技术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22期
15 章非敏;冠内组织面笔式喷砂对铸造全冠粘固后固位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1年05期
16 彭蓓!650021云南昆明,杨杨!650021云南昆明,刘晓君!650021云南昆明,王文红!650021云南昆明;桩核铸造冠修复前磨牙残冠[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S1期
17 周智;铸造全冠下的大分子渗漏——脂多糖及葡聚糖的扩散[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6期
18 钟志海;;后牙纵裂的治疗与修复保存[J];广东医学;1996年03期
19 杨勃,刘兰忠,宋卫东,曹永彩;后牙纵折保守治疗5年效果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20 车健;罗晓晋;;两种铸造金属全冠适合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俊梅;洪航;;铸造全冠三种不同龈边缘位置的比较[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唐小山;魏佳;汪饶饶;;牙齿纵折的保存治疗[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彭蓓;杨杨;;桩核铸造冠修复磨牙残冠[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4 杨春英;;全冠修复护理技术[A];吉林省护理学会五官科第十四次学术会议暨口腔科专科技术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莫三心;罗冬云;;纵折后牙的分析与修复探索[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马美尔;李本光;;残根残冠的修复[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7 王坚孟;王宁;;后牙冠大部分龋坏及隐裂的牙体与预成镍铬冠保护性修复联合治疗[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包埋材料不同的配比和不同升温方法对铸造冠精密度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闫立波;提高Ti-24Nb-4Zr-7.9Sn合金铸造性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杨新影;螺纹桩辅助全冠修复短冠磨牙固位力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4 杨峰;牙体预备后抛光对金属全冠固位力及机械嵌合力、粘结力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李铮;不同桩核材料及箍结构对前牙抗折强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段明丽;不同桩核系统修复对根管治疗牙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查玮;复合树脂重塑薄弱残根的微渗漏及抗折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8 彭国栋;不同桩核粘接材料对牙体抗折性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9 张嵘嵘;冠根斜折牙体重塑后桩核冠修复对抗折力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10 王艳;快速和慢速包埋方法对铸造冠精度和物理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