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材料不同的配比和不同升温方法对铸造冠精密度影响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不同配比和不同升温方法对铸造全冠精密度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较为合适的包埋材料和方法,提高铸造精密性。方法:以磨牙为研究对象制作锥型黄铜帽状试件,轴向聚合角为6.8°,采用90°、宽1.0mm肩台。以相应的圆柱型黄铜管控制熔模的高度、厚度,高度差为1.8±0.1mm。用石蜡油涂于模具内作为分离剂。将模具内外两部分套在一起,用大蜡勺熔化嵌体蜡,待蜡熔化后注入模具内。待蜡降至室温后将模具内外两部分分离,得到全冠蜡型。采用无圈包埋法包埋,共包埋40个蜡型,分别为:1.Bellavest快速包埋材料混合液中专用液的比例分别为60%、80%、100%采用包埋后0.5小时快速升温法焙烧;2.Bellavest快速包埋材料专用液80%包埋后0.5小时快速升温法、包埋后放置1小时、24小时慢速升温法焙烧;3.Pro-vest快速包埋材料混合液中专用液40%包埋后0.5小时快速升温法、包埋后放置1小时、24小时慢速升温法焙烧。高频离心铸造、喷砂、就位。用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取得铸件与模具的间隙模型,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硅橡胶膜的厚度并拍摄,用金相检验软件系统测量硅橡胶膜的厚度即可得到铸件与模具的间隙值,在硅橡胶代型项面、轴面距顶面1毫米、轴面距肩台1毫米处分别取点测量硅橡胶膜的厚度;将铸件在模具上就位,用金相显微镜采集图像并测量铸件的边缘浮出量。结果:Bellavest包埋料混合液中专用液的比例分别为60%、80%、100%快速升温法三组中,硅橡胶膜的顶面厚度、金属边缘浮出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轴面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ellavest快速包埋材料专用液80%、Pro-vest快速包埋材料混合液中专用液40%不同升温方法比较顶面厚度、轴面厚度、金属边缘浮出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不同配比对铸造全冠的精密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不同升温方法对铸造全冠精密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相同条件下Bellavest包埋材料的铸造精密度高于Pro-Vest包埋材料。
|
|
|
|
1 |
张颖,李建华,白保晶;一种铸造全冠熔摸的制作方法[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6年01期 |
2 |
莫弼凡!广西541001;铸造全冠蜡型制作新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S1期 |
3 |
汪厚希,李晓红;改良铸造全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2年04期 |
4 |
陈才香,黄建生;磨牙完全劈裂后的分根铸造全冠修复[J];广东医学;1999年06期 |
5 |
卢越;铸造全冠治疗磨牙残冠的体会[J];口腔医学;2000年04期 |
6 |
莫弼凡!541001广西桂林,谢双文!541001广西桂林;铸造全冠三种龈缘设计的牙龈指数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
7 |
潘薇,沈红,吕学芹;铸造全冠在磨牙缺损修复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03年06期 |
8 |
富春时;铸造全冠修复后牙纵折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9 |
吴永焕;李南德;;涂膜法防止铸造全冠咬合增高[J];口腔医学研究;1991年04期 |
10 |
段义峰,张志勇,张珍,许少平,巢永烈,谢德操;后牙纵裂铸造全冠的保存治疗修复[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
11 |
张银安;;锤造和铸造全冠临床应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年02期 |
12 |
陈兵;桩冠─—铸造全冠联合修复体的临床应用[J];广东牙病防治;1994年02期 |
13 |
方轶玲;黄庆丰;;后牙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5年04期 |
14 |
孟燕;;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缺损的金属全冠修复技术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22期 |
15 |
章非敏;冠内组织面笔式喷砂对铸造全冠粘固后固位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1年05期 |
16 |
彭蓓!650021云南昆明,杨杨!650021云南昆明,刘晓君!650021云南昆明,王文红!650021云南昆明;桩核铸造冠修复前磨牙残冠[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S1期 |
17 |
周智;铸造全冠下的大分子渗漏——脂多糖及葡聚糖的扩散[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6期 |
18 |
钟志海;;后牙纵裂的治疗与修复保存[J];广东医学;1996年03期 |
19 |
杨勃,刘兰忠,宋卫东,曹永彩;后牙纵折保守治疗5年效果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
20 |
车健;罗晓晋;;两种铸造金属全冠适合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3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