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通网络的动态进程及其均衡结构特性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人际间信息交流的网络对策模型,研究工作受到国际权威网络对策学者Goyal S.的最新研究工作"The Law of the Few"的启发。本文研究信息流通网络中均衡网络的结构特性尤其是动态生成均衡网络的进程,主要贡献是建立并实现了局部信息流通网络的动态随机生成进程;针对两类典型的具有核心-边缘结构的局部信息流通网络给出了其均衡网络结构特性的定理;并且研究考察了具有损耗的局部信息流通网络,在连接成本同质的情形下,讨论了均衡网络及严格均衡网络的结构特点。
第一章介绍了信息流通网络的对策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能使少数人定律出现在一个严格均衡中。针对所有局中人具有相同的信息获取成本、单个局中人有具有成本优势的情形,介绍了局部信息流通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及其主要理论结果。
第二章将条件扩大到多个局中人具有成本优势,在此条件下研究考察了均衡网络的结构特性并给出了信息流通网络向“多核-边缘”结构网络动态演变的进程及其算法实现,用先进的Maple语言编制出运行程序,在更大范围内验证了信息流通网络对策模型中的核心-边缘结构,推广了“少数人定律”。
第三章研究考察了具有损耗的局部信息流通网络,在连接成本同质的情形下,讨论了均衡网络及严格均衡网络的结构特点,给出了相应定理及其证明,并建立算法。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是在连接成本同质的情形下所展开的研究。除个别结论之外,局中人主动获取信息成本的异质性是限制在两种水平以及相互之间微小差异的基础上,这样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一般均衡网络结构及其算法的高度复杂性。
|
|
|
|
1 |
张盛开;;无协作形式的n-人零和可离对策[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
2 |
赵熙强;合作n人费用对策及其解[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3 |
张涛,孙林岩,方城;基于累积期望差异评价策略的重复博弈仿真研究[J];系统工程;2002年03期 |
4 |
黄振高;连续凸对策的谈判集[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5 |
黄有度;冲突分析的状态转移法的收敛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年10期 |
6 |
冯宗宪,万迪昉,任东升;90年代中国地区间利益冲突分析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
7 |
蒋殿春;博弈论如何改写了微观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7年06期 |
8 |
杨则,边馥萍;环境资源开发的条件合作对策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3期 |
9 |
丁川,吉庆兵;求解非完全信息对策Nash平衡解的学习算法[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0 |
姜殿玉;连续对策上的计策问题[J];运筹与管理;2002年02期 |
11 |
潘晓琳;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07期 |
12 |
商如斌,刘立国;冲突对政府绩效的影响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5年01期 |
13 |
刘校松;关于3人对策的一个实例[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14 |
彭良雪;Lindelf DK-like空间与K-like空间的等价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5 |
胡应平;应用于战术分析的模糊矩阵对策[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4年01期 |
16 |
黄元佗;三人争夺两个项目的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
17 |
黄春松;;有限理性下的博弈均衡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
18 |
张盛开;对策论简介[J];自然杂志;1983年09期 |
19 |
张汉江,马超群,沙基昌,汪浩,曾俭华;信贷行为中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
20 |
杨青;博弈论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