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媒质内部反射的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摘要】:在道路工程领域,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作为无损检测的一种工具被用于探测道路的结构与物理特征。雷达向地面发射电磁波,如果介质的绝缘常数足够大,那么每一个界面都会产生一个反射波。分析反射回波信号的目的是为了估计各回波信号的时延,地层的各结构特征可以从回波的时延信息中得知。
在本文中,我们考虑经典的单层铺设模型,传统的信号模型只包括每个反射界面返回的直接反射波(主反射波),每一界面只有一个主反射波。各个主反射波的幅度可以由各个反射界面各不相同的反射和透射系数来决定,这些系数可以由Fresnel方程计算得到。
比较于传统的模型,本文中我们考虑另一种把分层媒质间多次反射波考虑在内的新的信号模型。和主反射波不同,多次回波由各层媒质内部的多次反射波构成。在文献中对信号的幅度就行了仿真,新的模型则是具有几何级数形式的集合。新模型中引入了一些非线性,之后将会对新模型进行时延估计
参考文献[34]中给出了多种时延估计(Time Delay Estimation, TDE)的算法,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由于其简单而且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但是FFT的分辨能力有限,当两个信号非常的接近时,FFT无法把它们区分开来。为了进一步处理雷达信号我们引入了高分辨力的多重信号分类算法(Multiple SIgnals Classification, MUSIC)。
当信号高度相关的时候,MUSIC算法就不能工作了,因为在实际中由于发射信号都来自同一信号源,所以不可能得到完全不相关的信号源。为了使MUSIC算法起作用,需要先对先对信号做一些空间平滑的预处理。于是我们得到改进的算法(MUSIC-SSP, MUSIC-MSSP)。空间平滑的技术是基于求取分割的频域子带的均值而得到的。
本文中,我们首先阐释一些传统算法,如信号模型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然后介绍MUSIC算法及其仿真结果。之后为了改善MUSIC算法的分辨能力,我们引入了空间预处理的技术,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
|
|
|
1 |
王赤,田茂,周维,聂鑫;探地雷达回波信号预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03期 |
2 |
王炎孝;雷达家族新兄弟——探地雷达[J];铁道知识;1994年04期 |
3 |
韩希贤;;探地雷达[J];科学之友;1997年04期 |
4 |
曾康生,孙洪星;探地雷达在浅层工程勘查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1998年02期 |
5 |
李春兰,陈宇,丁铁夫;探地雷达中PCI总线高速数据采集卡的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4年07期 |
6 |
眭衍铭,赵春晖;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的采集方法研究[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8年01期 |
7 |
孔令讲,周正欧;浅地层探地雷达方位分辨率衡量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5期 |
8 |
林春花;;浅谈探地雷达在铁路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年03期 |
9 |
俞顺;闫飞;;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1年11期 |
10 |
顾怀瑾;;探测地下塑料圆盘和管道的探地雷达[J];现代雷达;1986年06期 |
11 |
张安学,蒋延生,汪文秉,王成;探地雷达扫频三维成像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
12 |
李海华;探地雷达体制综述[J];测试技术学报;2003年01期 |
13 |
张春城,周正欧;浅地层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的一种预处理方法[J];信号处理;2004年05期 |
14 |
舒洪岚;;探地雷达在植物根系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林业科技;2007年05期 |
15 |
马民,余海龙;小波分析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6 |
周旋;高速脉冲技术的新应用──从探地雷达到掌上雷达[J];电子产品世界;1999年01期 |
17 |
王士恩,柯宇荣,黄浩权;SIR-10H型探地雷达探测方法技术及其初步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1999年02期 |
18 |
姜弢,陈娅琳;一种采用扩谱技术的新型探地雷达[J];信息技术;2000年10期 |
19 |
敦力民;SIR-10A型探地雷达及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1年04期 |
20 |
闫长斌,徐国元;探地雷达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