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频率特性及AGC模型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石油能源逐渐枯竭,可再生能源在各国能源战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风能以其清洁,蕴藏量巨大,技术相对成熟等优势成为世界各国开发绿色能源的首选。2006来以来,我国的风电事业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由于风能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无形中给电力系统运行和调控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系统节点有功波动剧烈,大大加大了并网系统频率控制的难度。
本文是基于长过程动态仿真程序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一次、二次调频相关的调速器、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的锅炉、汽机、水机等实测参数变化,由自动发电控制(AGC)调控和常规机组爬坡速度约束,随着风电出力波动,通过控制其他可调机组的出力,达到控制风电接入电网对频率的要求。根据西北某区域电网的实际结构,选取西北某区域电网2011年冬季基础大方式作为算例,其中西北某区域电网各个区之间采用TBC-TBC模式(即联络线功率及频率偏差控制模式),设置了一个两区域自动发电控制(简称AGC)模型,区域1为A省电网,区域2由B省电网、C省电网、D省电网及E省电网组成,检测区域控制偏差(ACE)信号的联络线为A省与邻近四省的省间联络线,研究A省某风电基地的风电出力较严重波动情况、西北某区域电网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案及控制策略,重点仿真研究了自动发电控制(AGC)电厂及调频容量的确定;自动发电控制(AGC)基本方案的计算分析;有无自动发电控制(AGC)调控的比对分析;与风电场有功控制的协调等方面内容。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西北某区域电网长时间尺度大规模风电接入时自动发电控制(AGC)平抑频率波动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如果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电网构建合适的AGC控制将能够有效抑制风电引发的有功平衡以及频率波动。
|
|
|
|
1 |
吴恩军;;长洲水利枢纽工程AGC功能设计及实现方法[J];红水河;2009年06期 |
2 |
郭鹏慧;段振国;;龙羊峡水电站AGC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施[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8年05期 |
3 |
安绍军;;AGC对丰满电厂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影响[J];东北电力技术;2008年12期 |
4 |
王家华;梯级水电站联合自动发电控制的经济运行[J];贵州水力发电;2004年04期 |
5 |
周康立;AGC系统在石洞口二厂的应用[J];华东电力;2003年02期 |
6 |
徐武祥,黄家业,张建文;梯调自动发电控制的实践[J];云南电业;2002年07期 |
7 |
甘魁元;隔河岩水电厂AGC的应用及其特点[J];湖北水力发电;2005年03期 |
8 |
余燕山;自动发电控制(AGC)及其实际应用[J];浙江电力;2004年01期 |
9 |
田涛;张雷;唐国平;;葛洲坝水电厂AGC调节与机组一次调频配合缺陷的解决方法[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9年06期 |
10 |
武亚光,张锐,金钟鹤;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运用控制方式与措施探讨[J];东北电力技术;2001年10期 |
11 |
韩德顺,王小波,王勇;自动发电控制(AGC)在山东电网频率调整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03年06期 |
12 |
邵春江;赖建明;张福忠;;150MW循环流化床机组AGC研究及投入[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年10期 |
13 |
葛平,栾晓冬,李晓凌,何虎,孙一康;基于H~∞鲁棒控制方法的AGC─活套综合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14 |
张树存,贾春玉;热连轧机自动板厚控制AGC技术的应用研究[J];重型机械;2001年05期 |
15 |
王业科;可逆式冷轧机AGC系统[J];重型机械科技;2000年03期 |
16 |
姚鹏;张靠社;王艳;;AGC机组参与电力市场模式研究[J];陕西电力;2006年01期 |
17 |
陈枫,陈利跃,孙维真,王立群,宋燕敏;浙江发电市场中的实时调度与AGC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0期 |
18 |
孙玮!(250002),赵岩!(250002),邢晓光!(264205),宫志文!(264205),钟金东!(264205),徐光照!(264205),徐建鲁!(264205),纪忠东;125MW机组AGC及协调系统的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00年03期 |
19 |
李正凡;AGC功能的完善优化与运行实践[J];云南电力技术;2002年04期 |
20 |
钱玉妹,徐田,徐春雷;基于Web技术的AGC实时监视及统计分析系统[J];江苏电机工程;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