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主轴动静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
高速加工能显著地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先进制造技术。实现高速加工的首要条件是高质量的高速机床,而高速电主轴是高速数控技术和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件。与传统的传动方式相比,高速电主轴使用内装式电机,取消了诸如齿轮、皮带等中间传动环节,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
电主轴的结构设计、动静态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速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和切削能力,也是影响其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主轴结构的研究和动静态特性的优化,对于进一步提高高速机床的工作性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运用ANSYS软件,对电主轴的结构和动静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
1.分析了高速电主轴的结构特点及其对动静态特性的影响,并从满足其动静态特性的角度,对本课题电主轴的结构进行了设计。
2.通过对角接触球轴承进行结构建模和力学特性分析,获得了轴承静刚度的简易计算方法,对本电主轴轴承的静刚度进行了计算;研究了预紧力对轴承静刚度的影响;通过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总结出一种较为简易、精确的轴承动刚度的计算公式。
3.对电主轴进行二维静态有限元建模,经ANSYS计算,得出了电主轴的静刚度,并分析了轴承预紧力对主轴静刚度的影响。
4.对电主轴进行了较精确的三维动态有限元建模,经ANSYS计算分析,获得了电主轴的模态和谐响应特性;研究了电主轴的固有频率、振型和临界转速,分析了轴承预紧力对主轴一阶固有频率的影响;并对高转速条件下,主轴在前端、转子和传感器三个位置所发生的最大动态位移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了主轴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5.建立了电主轴的动态测试系统,采用冲击法对电主轴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将理论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是合理有效的,并提出了改进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的主要措施。
|
|
|
|
1 |
吴隆;高速铣床电主轴的润滑与冷却[J];润滑与密封;2004年04期 |
2 |
陈长江,郭丽娟,萧汝峰,朱嫩霞;数控机床用高速电主轴振动原因分析[J];现代零部件;2005年10期 |
3 |
沈浩;赵跃超;聂海强;谢黎明;靳岚;;HMC80卧式加工中心电主轴热态特性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6期 |
4 |
本刊编辑部;Step-Tec高速电主轴[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3年01期 |
5 |
闫红卫;徐同申;;国内高速电主轴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制造;2007年05期 |
6 |
刘水发;;高速电主轴热态性能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14期 |
7 |
王保民;胡赤兵;孙建仁;刘洪芹;;高速电主轴热态特性的ANSYS仿真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8 |
刘水发;;高速电主轴热态性能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01期 |
9 |
郭力,李波;高速电主轴的原理与应用[J];机电产品市场;2000年03期 |
10 |
王志宏;殷国富;米良;杨佐卫;;数控纵切车床电主轴数字化设计分析系统研究[J];工具技术;2010年05期 |
11 |
吕全英;高速电主轴转子质量的检测[J];机械工人.冷加工;1999年03期 |
12 |
沈福金;高速电主轴的刚度问题[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年03期 |
13 |
李合周,周洁稚,刘云,王继峰;瑞典高速电主轴的修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4年06期 |
14 |
杨军,郭力,卿红;机床高速电主轴原理与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1年04期 |
15 |
孙利;高速切削加工关键技术现状与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4期 |
16 |
黄晓明
,张伯霖
,肖曙红;高速电主轴热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航空制造技术;2003年10期 |
17 |
;电主轴: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J];现代制造;2007年05期 |
18 |
熊万里;;我国高性能机床主轴技术现状分析[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年18期 |
19 |
白钊
,马平
,林庆文;FEA方法在电主轴阶梯过盈联结校核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年12期 |
20 |
郭力,李波;机床高速电主轴的原理与应用[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