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研究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固定汇率制度的瓦解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在科技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影响下,在金融市场放松监管的作用下,金融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权、期货、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更是经历了迅猛扩张和发展。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积极作用,国际上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金融衍生品总的来说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通过对风险的解捆和将各种不同形式的风险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的市场参与者,从根本上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有效性。这种风险转移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零和博弈,而是能明显增进福利的。其次,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的扩大更多的是对资产价格不稳定的反映,而不是资产价格不稳定的原因。发展金融衍生品,可以增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
本文主要致力于探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问题。首先是对金融衍生品市场从涵义、作用、发展及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总体性阐述,从而在概念上对本文讨论对象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便于下文展开进一步详尽的探讨。其次,介绍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概况。回顾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分析其起因和发展现状,并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然后具体到我国情况,主要是在认清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回顾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总结过往的经验得失,从而为下文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地借鉴。本文认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经20多年的实践目前仍发展不足,其症结在于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监管不利;以及市场过度投机。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现实,本文着重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一步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就应该包括配套的金融产品;配套的金融环境;严密的监管体系。同时本文就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问题也给出了相应的风险监管对策。
|
|
|
|
1 |
苏畅;;论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发展[J];知识经济;2009年03期 |
2 |
江宵;;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年19期 |
3 |
魏进高;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
4 |
张炜;;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J];武汉金融;2009年02期 |
5 |
王玉琴;;有关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的体会[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1期 |
6 |
白丙中;我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对耐火材料的需求[J];鞍钢技术;1997年10期 |
7 |
渠彩霞;适时势 求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初探[J];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
8 |
滕永春,叶春明;21世纪上海市信息咨询业发展研究[J];情报科学;2000年11期 |
9 |
杨建安;促进民营科技研究发展的探讨[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
10 |
徐宣全;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年05期 |
11 |
詹兴文,陈惠芳;浅谈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战略及对策选择[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
12 |
江浩;论邮政金融网络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策[J];四川通信技术;2000年01期 |
13 |
林小伟;抓住入世机遇推进川猪生产登上新台阶[J];四川畜牧兽医;2000年11期 |
14 |
李富荣,张萍;西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
15 |
曾克新,胡国龙;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J];中国锰业;2000年01期 |
16 |
于怀宝,郑传玉,陈杰;论制度性缺陷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发展问题[J];理论观察;2001年04期 |
17 |
张素瑜,杨安宝;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1年10期 |
18 |
刘晓惠,游彦,叶光斗;浅谈我国聚乙烯醇纤维工业发展状况[J];四川纺织科技;2001年02期 |
19 |
刘俐;对邮政在西部大开发中采取何种对策的几点建议[J];四川通信技术;2001年02期 |
20 |
李建文,杜经涛;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问题初探[J];济南金融;200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