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水两相流体中电晕放电脱硫脱硝机理的研究
【摘要】:SO2 和NO 等有害气体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当今环境保护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它不但破坏生态平衡,也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为找到新的更有效的脱除SO2 和NO 的方法,本文在现有的脱硫脱硝方法的基础上,选定了水—电协同脱除烟气中SO2和NO 作为研究的重点,具体内容如下:
建立了描述电晕放电等离子体脱硫脱硝过程中气相反应的简化模型,并利用龙格-库塔法模拟了放电产生的HO·、HO2·、O·和O3等活性粒子与SO2、NO 的化学反应过程,得出NO、SO2 的脱除是自由基氧化的结果。对等离子体反应过程中自由基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O·、O·和O3 在SO2和NO 气相氧化脱除中起主导作用。此外,也证明了硫硝的脱除率受烟气成分初始浓度的影响,特别是水和氧气的影响较大。
利用自行设计的基于气—水界面电晕放电效应的水—电协同等离子体反应器,进行了直流电晕放电下模拟烟气的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放电参数以及气体成分和含量对脱硫脱硝率的影响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
在汇总和分析了羟自由基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以产生羟自由基的Fenton 反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溴酚蓝为显色剂的基于比色法的放电条件下羟自由基测定体系,实验证明电晕放电下水中产生的羟自由基强化了烟气中的脱硫脱硝效果。
利用气—水界面电动效应、电晕放电中离子风的形成以及气水界面的双膜吸收理论,对气—水两相流中的同时脱硫脱硝效应进行了解释,并建立了气相氧化、液相吸收的脱硝理论及液相吸收、氧化的脱硫理论。理论表明,放电等离子体对SO2 的去除有一定作用,但主要取决于水的吸收;NO的去除主要归于发生在气相的氧化反应,水的存在起到了吸收氧化产物的作用。
为了有效的利用从水—电协同等离子体反应器出来的含有大量NO3-和SO42-的酸性溶液中的硫和氮,根据无机化学理论,将生产钛白粉的废弃物硫酸亚铁加入到含有HNO3 和H2SO4的水中,在硝酸的催化氧化作用下,控制反应条件,合成出了可利用的聚合硫酸铁。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这
|
|
|
|
1 |
王凤春,董丽敏,池晓春,杨嘉祥;水对电晕放电脱硫脱硝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2 |
姜涛,李明伟,李阳,许根慧,刘昌俊,Baldur Eliasson,Xue Bing zhang;无声放电和电晕放电转化温室气体比较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01期 |
3 |
罗来龙;徐晓英;;电晕区中场强分布与伏安特性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5期 |
4 |
杨建波,生泽泰二,西岛喜代人,王宁;激光诱导法测量电晕放电空间电荷电场[J];高电压技术;1998年03期 |
5 |
孙岩洲,邱毓昌,姜惟,赵军良;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特性的测量与仿真[J];高电压技术;2005年06期 |
6 |
徐金华;刘光斌;;基于耦合理论的导弹表面电晕放电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2期 |
7 |
胡伟涛;王胜辉;;浅谈紫外检测仪检测电晕放电的影响因素[J];华北电力技术;2009年01期 |
8 |
兰生;李玉梅;王笃亭;;水界面电晕放电脱硫脱氮的等离子化学反应研究[J];黑龙江电力;2009年01期 |
9 |
唐飞;王晓浩;刘坤;张亮;;敞开式小型线-筒电极负电晕放电离子源(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8期 |
10 |
许潇;那日;杨军;刘俊杰;;高压电晕电场放电特性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1 |
王成江;夏怀民;;电晕放电声发射现象的试验及分析[J];高压电器;2010年01期 |
12 |
程正;崔金灵;万军彪;童军心;周宁;;高压外部电晕放电及其检测[J];江西电力;2010年01期 |
13 |
汪德才;郑殿春;张连星;赵文君;王新月;赵大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晕放电模式识别方法[J];黑龙江电力;2010年06期 |
14 |
南京达;电晕放电法无损检测技术中检测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
15 |
郝秀兰;王学仁;刘金成;;丝室与丝管中电晕电流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6 |
孙明;吴彦;;OH自由基提高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效率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
17 |
吴祖良;孙培德;李济吾;余权;高翔;骆仲泱;岑可法;;电晕放电同时脱硫脱硝机理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7年03期 |
18 |
刘军;李自田;姚鸣晖;李长乐;;紫外相机在电晕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7期 |
19 |
汪涛;阮羚;邓万婷;朱昌成;马斌;张致;;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1000kV设备电晕检测及分析[J];湖北电力;2007年03期 |
20 |
曾常安;熊华;赵建立;;UWB在电力系统应用中抗噪声性能的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07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