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29语音编解码算法研究及DSP实现
【摘要】:语音编码的基本问题就是在给定编码速率的条件下如何得到尽可能好的重建语音质量并保证尽可能小的编解码时延和适当的运算复杂度。1996 年3 月,ITU-T 公布了G.729 建议,它是8kb/s 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Conjugate-Structure Algebraic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简称CS-ACELP)语音编码方案。这个方案的特点是分析窗采用混合窗;线谱对参数采用二级矢量量化;以子帧为单位的码本搜索分为自适应码本搜索和代数码本搜索;基音分析采用开环基音分析和自适应码本搜索相结合,降低了运算量,减少了基音的量化比特数,提高了基音预测的准确度;代数码本算法简单,不需要存储码本,恢复音质清晰。因其具有良好的合成语音质量、适中的复杂度、较低的时延等优点,G.729 标准已被广泛应用在VOIP 网关、IP 电话中。
本论文首先在介绍了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的背景知识后,系统地阐述了G.729 语音编解码标准,从原理上分析了算法中的关键技术:线性预测、矢量量化、码本搜索及后置滤波技术等。接着介绍了低功耗、高性能的16 位定点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VC5410 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对源代码中运算量较大的模块进行了代码优化。最后实现了G.729 标准的语音编解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合成语音具有较高的自然度和可懂度。
|
|
|
|
1 |
李晋声,倪维桢,赵振纲;16kb/s LD-CELP算法的实时实现[J];铁道学报;1996年03期 |
2 |
潘亚涛,胡剑凌,陈健;1.8kb/s的多带线性预测语音编码算法[J];通信技术;2002年01期 |
3 |
李晋声,倪维桢,赵振纲;16kbit/sLD-CELP算法的再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4 |
邹峰;郭英;陈新富;刘燕;;基于MELPe模型的600 BPS声码器算法设计[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5 |
李晋声,倪维帧,赵振纲;16kb/s LD—CELP算法的再研究[J];北京电信科技;1995年04期 |
6 |
徐凌秋;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J];电讯技术;1997年04期 |
7 |
李晋声,倪维桢,赵振纲;G.728算法的改进及对汉语的影响[J];现代电信科技;1995年09期 |
8 |
董平,吴杰;全速率语音编码系统[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9 |
王浔;韦琦;;G.729语音编码算法研究及其DSP实现[J];电子科技;2007年01期 |
10 |
鲍长春;高质量的4kb/s散布脉冲CELP语音编码算法[J];电子学报;2003年02期 |
11 |
樊昌信;语音编码技术进展[J];移动通信;1995年01期 |
12 |
胡剑凌,徐盛,陈健;2.4kb/s MELP算法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13 |
毕卫红,寻智峰,王凯;ITU G.729CS_ACELP语音编码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2年12期 |
14 |
王都生,铁满霞,樊昌信;2.4kbit/s多带混合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器的模拟[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5 |
蒋保臣;郑亚民;;可变阶数语音编码模型的频域技术[J];信息技术;2006年01期 |
16 |
鲍长春,诸庆麟,唐昆,冯重熙;一种改进的4.8kb/s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J];电子学报;1995年04期 |
17 |
陈亮,张雄伟;4kbits/s低速率声码器的新发展—PAPSI-CELP语音编码算法[J];电讯技术;1999年03期 |
18 |
王逸军;低码率语音编码的线谱对实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9 |
刘卫东;孟晓静;王艳芬;;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教学研究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04期 |
20 |
陈亮,张雄伟;4kb/s低速率语音编码的一种新算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