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偏置磁悬浮球及其控制系统
【摘要】:
混合磁悬浮球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其中的控制器是磁悬浮控制系统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本论文以混合磁悬浮球系统的控制器为主,对混合磁悬浮球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混合磁悬浮球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单自由度混合磁悬浮球实验装置,并以此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系统具有大气隙和非线性特点,利用奇异摄动法导出了控制系统模型。
在分析PID控制器参数对控制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变参数PID控制器对混合磁悬浮球进行控制,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原则。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用S-function编写变参数PID控制器的参数变化模块和混合磁悬浮球的非线性模型,并进行了动态仿真。
由于混合磁悬浮球系统为非线性,而传统PID控制器通常不能有效克服被控对象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及其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首先设计了基本模糊控制器,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为了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之后又提出采用Fuzzy-PID双模控制器,在大偏差范围内采用模糊控制,小偏差范围内采用传统PID控制,并进行了混合磁悬浮球起浮特性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有利于使磁悬浮球在大范围内稳定起浮。在这一系统中,切换点的选择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过早切换会使超调量增大,甚至造成积分饱和现象,使系统失稳;过迟切换,如果模糊控制器有较大的静差,则有可能根本无法进入PID控制。文中对切换点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研究。
最后,本文还对另一种模糊PID控制即参数自调整模糊PID控制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研究,仿真表明,参数自调整模糊PID控制能明显改善混合磁悬浮球起浮的动态性能。
|
|
|
|
1 |
朱熀秋,邓智泉,袁寿其,李冰,严仰光,王德明;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悬浮轴承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
2 |
王冠,徐龙祥;永磁偏置五自由度磁轴承结构及磁路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3年06期 |
3 |
齐洪喜;黄平林;赵立忠;;永磁偏置磁悬浮轴承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年02期 |
4 |
曾励,朱晃秋,曾学明,徐龙祥,刘正埙;永磁偏置的混合磁悬浮轴承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4期 |
5 |
顿月芹,徐衍亮;一种新型转子磁体永磁偏置混合磁轴承[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5期 |
6 |
曹学余,汤炳新,郭瑞国;利用Modelica实现磁悬浮球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5年02期 |
7 |
房建成;孙津济;;一种磁悬浮飞轮用新型永磁偏置径向磁轴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
8 |
丁国平;周祖德;胡业发;;主动控制磁悬浮球的磁场分析和测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9 |
孙津济;房建成;王曦;杨磊;王春娥;;一种新型结构的永磁偏置径向磁轴承[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
10 |
李同华,朱熀秋;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年01期 |
11 |
徐之文;宋立伟;邱瑞鑫;赵勇智;;一种新型滤波用直流电抗器的原理与设计[J];电气传动;2006年10期 |
12 |
孙津济;房建成;;磁悬浮飞轮用新型永磁偏置径向磁轴承的设计[J];轴承;2008年03期 |
13 |
杨泽斌;孙玉坤;朱熀秋;刘贤兴;;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单自由度混合磁轴承控制器设计[J];轴承;2008年01期 |
14 |
刘虎;房建成;;新型永磁偏置轴向磁轴承的磁力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
15 |
曾励,黄民双,魏伟,王晓青;主轴系统混合磁悬浮轴承的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年02期 |
16 |
张占军;林小玲;;磁悬浮球系统控制器的分析设计[J];机电工程;2007年01期 |
17 |
高素美;徐龙祥;;径向两自由度永磁偏置磁轴承的研究[J];微特电机;2007年11期 |
18 |
吕辉榜;刘小静;卢长明;;基于MATLAB的磁悬浮球实时控制设计及实验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05期 |
19 |
高宇;;永磁偏置混合磁悬浮轴承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5期 |
20 |
曾励,朱熀秋,曾学明,徐龙祥,刘正埙,陈进;单自由度混合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模型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