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逐渐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中,要使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持续、快速和平稳发展,需要有一套科学、系统的集群战略管理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因此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研究探讨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战略管理理论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文围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与战略管理这一主题,从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运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按照集群基于主导优势构筑核心能力和发展综合优势的战略思路研究集群综合优势理论框架和方法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对国内外集群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与评述,并系统分析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对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等典型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有关集群发展经验与启示。
在对集群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界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并刻画其特征,基于不同标准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类型进行划分;运用复杂系统和生命周期理论揭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演化规律;分析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特征和产生条件,并分别从区域和全球视角阐述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及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规律。
提出并界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主导优势、核心能力和综合优势的概念,分析集群综合优势的基本特征,运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从集群发展和战略管理视角以及多因素协同作用的战略高度,创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理论框架,给出集群综合优势战略管理模型;基于集群主导优势新视角揭示集群核心能力的形成机理,设计集群主导优势的确定方法和集群核心能力形成途径,分析集群核心能力和综合优势发展和演化规律,刻画“主导优势→核心能力→综合优势”的集群综合优势形成和发展过程,给出集群综合优势战略路径的设计与选择方法。
在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内外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从集群内部资源与条件、集群发展水平、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集群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和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设计集群综合优势评价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设计集群综合优势的智能化评价方法,并选择部分国家级高新区为样本进行集群综合优势的BP网络训练,给出集群综合优势评价体系的应用策略。
基于集群综合优势理论观点和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提出并构建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基本模式(原型结构),参考部分国家统计指标和量化标准设计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建设的基本标准;结合集群综合优势评价指标,设计集群高新技术优势企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给出其选择策略;从集群综合优势发展角度,提出集群区域化和全球化策略;基于集群政策的功能和设计原则构建其政策体系。
最后,本文运用集群综合优势理论和方法,对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进行综合优势的实证研究。对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对哈尔滨高新区集群进行综合优势的因素分析和评价,并分析和设计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集群基于主导优势构筑核心能力和发展综合优势的思路,给出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分析、集群综合优势理论与方法设计及其实证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不断提高集群战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策略支持。
|
|
|
|
1 |
于新锋,杜跃平;企业集群与科技园区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2期 |
2 |
符正平;现代管理手段与企业集群成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
3 |
孟薇,钱省三;基于生态等值思想的企业集群优势比较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4年S1期 |
4 |
严北战;入世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3年09期 |
5 |
林民书,郑文智,林莉;借助企业集群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发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08期 |
6 |
宫秀芬;我国企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4年03期 |
7 |
张霞;从企业集群看"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09期 |
8 |
李维安;京津塘科技企业集群发展对策[J];中关村;2004年10期 |
9 |
李景勃,云朵;企业集群与贵州中药民族药业的健康发展[J];当代贵州;2005年05期 |
10 |
李盛竹,王永;企业集群与社会价值效应研究[J];经济师;2005年05期 |
11 |
连启里;中西部工业化的选择——企业集群[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18期 |
12 |
王立军;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的成长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5年02期 |
13 |
贾素红;发挥企业集群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J];企业活力;2005年06期 |
14 |
谯薇;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集群问题及发展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
15 |
许庆瑞,毛凯军,何斌;杭州市高技术企业群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1期 |
16 |
洪浩,刘巨钦;从战略联盟到企业集群:大中型企业竞合的新选择[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7 |
沈立人;企业集群与区域整合[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11期 |
18 |
赖磊,张鑫;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7期 |
19 |
蔡文著;企业集群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
20 |
戴淑芬,侯巍伟;企业集群与战略联盟的对比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
|